白騏瑋

《 酸女孩 》的「 秋季料理 」提案:延續夏季減而不退的濕熱,根莖為主,瓜果為輔

秋季盛產的根莖類,其味甘,有著一體兩面的性質:甘能入脾,過量卻也能生痰,增加人體無法應用的痰飲。「 秋季料理 」聰明選擇酸、甘食材交互搭配,便能適度預防秋天內外乾燥所帶來的不適感,成功滋潤身體、保住水分。

總編對談(上) : 創辦「 地方誌 」這條路 美麗卻辛苦!—《小村長》林峻丞 x 《今秋誌》張敬業 x 《貢丸湯》吳君薇

來自台灣各地的「 地方誌 」、獨立刊物樣貌五花八門,其中三峽的《甘樂誌》與新竹的《貢丸湯》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存在,本期客座總編張敬業也創辦《今秋誌》訴說對鹿港地方經營的理想。在團隊於地方耕耘的脈絡上,透過三位創辦人的視角,期待深入了解各自對於「 地方編輯 」的經驗與心法。

總編對談(下) : 創辦「 地方誌 」這條路 美麗卻辛苦!—《小村長》林峻丞 x 《今秋誌》張敬業 x 《貢丸湯》吳君薇

來自台灣各地的「 地方誌 」、獨立刊物樣貌五花八門,其中三峽的《甘樂誌》與新竹的《貢丸湯》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存在,本期客座總編張敬業也創辦《今秋誌》訴說對鹿港地方經營的理想。在團隊於地方耕耘的脈絡上,透過三位創辦人的視角,期待深入了解各自對於「 地方編輯 」的經驗與心法。

用平易近人的文字與影像 開啟讀者對地方的好奇心: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下港女子」以真誠的文字與影像構築出一篇篇在地遊記,邀請大家透過不同的視野重新認識台灣這片土地。本次「 編輯地方 」系列專題,《樹冠生活》特地邀請「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創辦人楊甯凱與我們分享自媒體的創辦旅程,一窺新時代編輯地方的工作心法!

田文社 — 找到真心想寫的東西 文章就會好看(上)

駐點在宜蘭深溝的地方媒體「 田文社 」,在臉書粉絲專頁透過獨有的幽默感與設計詮釋地方小農生活,獨一無二的創作皆來自社長Over之手。種田、創辦刊物、推出意想不到的小農周邊商品,田文社透過獨一無二的視角編輯地方。

田文社 — 找到真心想寫的東西 文章就會好看(下)

駐點在宜蘭深溝的地方媒體「 田文社 」,在臉書粉絲專頁透過獨有的幽默感與設計詮釋地方小農生活,獨一無二的創作皆來自社長Over之手。種田、創辦刊物、推出意想不到的小農周邊商品,田文社透過獨一無二的視角編輯地方。

用遊戲說地方故事,用遊戲喚醒議題:聚樂邦打造的遊戲世界

「 聚樂邦 」以「 實境遊戲 」連結各類議題與地方話語,以「 社會設計 」精神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深刻體驗,使玩家藉由遊戲去理解地方的知識、理念與議題探討。聚樂邦賦權玩家,讓玩家自行探索、挖掘想關注的題目。不分年齡層與地區,讓每個參與者走進地方故事。

迎向下一個社會:期待彈性工作與第二生涯

彈性工作 :既有的社會架構無法支撐知識經濟社會的運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少子化、高齡社會、中年失業、世代衝突與生活幸福感低落。企業跟工作者都需要更多的彈性,包括時間、地點、模式、 女性就業 等面向的彈性措施,認知社會背後的結構性議題、發展一個更加彈性包容的 友善職場 環境,是政府、企業、個人未來需攜手解決的重要課題。

嗅見職場變革趨勢 台灣默克型塑彈性友善職場

台灣默克長年關注女性健康與就業議題,自 2015 年開始,於亞太經合會參與贊助《APEC 健康女性、健康經濟體》倡議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近幾年也加速推展出許多彈性工作方法,並發展出一套工作模式與守則,更進一步形塑出「友善與信任的企業文化」,效益則反饋於職員的「敬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