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儒
教育 · 親子
從零時政府到零時小學校: g0v 的另類公民課
公民參與是民主社會的基石,在開放資料盛行的如今,科技數據的使用,大大提升通往透明社會的可能。g0v零時政府自2012年起,透過黑客松方式,不斷挖坑、跳坑,以科技協作模式,孵化出數百項專案,為社會問題持續提出解方。2020年更籌辦零時小學校,聚焦教育課題。持續提倡合作大於競爭的協作理念,推廣科技參與公民社會的發聲...。
工作 · 職場
從員工需求出發 提供彈性工作措施 留住企業關鍵人才:廣美科技
廣美科技位於偏遠的岡山工業區,當地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流失,加上屬於勞動力密集的傳統製造業,長期面臨缺工的問題。在這樣的挑戰下,廣美科技運用人性化管理思維以及「 彈性工作 」措施留住企業關鍵人才。
環保 · 循環
不再「喝完就丟」,即使忘記自備外帶容器,也可以很環保:好盒器容器循環平台
「 好盒器 」的創辦人宋宜臻與李翊禾因過去產品設計的產業工作經驗,讓她們對於傳統生產、消費、丟棄的線性經濟有許多的反思。2016 年,兩人共同成立人嶼物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出便利的容器租借服務,減量一次性免洗容器的使用,希望從「設計」的角度去實踐「人」們、島「嶼」以及「物」品共好共存的理想。
教育 · 親子
培育具備「合作力」的下一代:成功大學教授/Program The World 蘇文鈺
不只當教授、教程式和機器學習,還玩黑膠、做木工、寫專欄和推廣偏鄉教育,他是蘇文鈺,興趣多元,身份多重,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也是台灣教育界中的「行動家」,從體制內到體制外,他大膽地想像教育的不同可能,並動手嘗試實踐心中的教育理想。
藝文 · 生活
來一趟結合部落文化及山野生態的屏北原森小旅行吧:奧山工作室
生態旅遊離不開在地文化和生活。部落的食、衣、住、行和祭典儀式等,與長期與山林環境互動所產生的價值觀、倫理與智慧息息相關。當具有獨特性的部落自然和文化資產保存的越好,與土地連結越深,擁有無可取代的在地價值,便越能永續發展。而推動兼具生態保育、文化傳承、社區經濟、環境教育等多重意義的生態旅遊正是最佳的實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