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群 :不同領域資深工作者及意見領袖組成客座編輯群, 樹冠生活 透過獨到的視角,挖掘最深入在地、值得被關注討論的主題與內容,領域橫跨 經濟學、地方創生、文化創意、永續旅遊、藝術創生、食農教育。
與其替孩子解決問題,不如帶著孩子一起學習解決問題之道!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引進一套訴求以人為本,強調解決問題... 閱讀更多
每週六上午十點,大安區古風里的小白屋維修站緩緩拉起鐵捲門,展開每週復返的志願維修行動。成立至今,古風小白屋已... 閱讀更多
聯合國統計,2021年全球累積的電子垃圾高達5700萬噸,當中更只有不到20%被妥善回收。對此,百事益國際創... 閱讀更多
與其丟棄,何不分享?GC贈物網成立十三年,是全台最大的線上物資交流平台,有著八萬名註冊會員,分享超過405萬... 閱讀更多
每天800萬根,每年30億根,這是台灣塑膠吸管的「正常發揮」。面對龐大的一次性吸管需求,玩艸植造從大自然找到... 閱讀更多
穿梭台11線,蜿蜒於山海之間,不只在地人希望安老於此,無數過客也在此落腳。然而,想在美麗的都蘭終老一生,卻不... 閱讀更多
漫步淡水老街,懂門路的內行人,會從街邊飲料店旁拾級而上,彎進無論如河書店,翻翻書、喝咖啡,或找女工談人生、聊... 閱讀更多
順著大安溪堤防,駛向海拔五百公尺以上的泰雅部落,竹林、雙崎、達觀、桃山一路上行,看似重返傳統原民部落的路徑,... 閱讀更多
2021年是維基百科的20週年,這個白底灰階、佈滿密密麻麻文字、收藏各種知識的線上百科全書成為全世界最熟知的... 閱讀更多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成立於2018年初,到了2019年底,培育超過6,000名AI人才,2021年更累積超過8,... 閱讀更多
數據運用不只限於科技或商業用途,新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試圖將社會服務與資料分析進行跨域結合,不只讓社會... 閱讀更多
來自非營利組織、公部門、中研院、媒體界、大專院校的十多位人士,共同聚集在會議室裡,一邊討論一邊敲打電腦,專注... 閱讀更多
四十多年前,紀淑玲來到陽明山上的平等國小擔任音樂老師,孩子本身純真的質地與創意,在她眼中是最寶貴的,她會帶著... 閱讀更多
跨越5個部落、30公里,從豐濱鄉磯崎部落一路往南延伸至港口部落,2021年的「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在東海岸展... 閱讀更多
跨越5個部落、30公里,從豐濱鄉磯崎部落一路往南延伸至港口部落,2021年的「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在東海岸展... 閱讀更多
嘉義阮劇團的Podcast頻道《這聲好啊!》聚焦「臺語、劇場與嘉義」三個面向,將最在行的戲劇手法呈現套進節目... 閱讀更多
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立於2016年,以「企業得人,人得幸福」為願景,是台灣首家致力於推廣「工作生活平衡」、... 閱讀更多
會計行業普遍被視為加班狀況嚴重的血汗工作,也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高流動率。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打造「友善職場」... 閱讀更多
Charline有一個高功能自閉症的兒子,為了好好照顧孩子,她不得不選擇離開職場。大部分的特殊家庭,很容易變... 閱讀更多
主修鋼琴演奏與商學系的Lillian,從臺灣嫁到⾹港,為了專心照顧孩子而離開職場。孩子長大後,Lillian... 閱讀更多
Sinasera24位於台東長濱,是一間重視在地、當令食材的餐廳。Sinasera24特有的「節氣菜單」,來... 閱讀更多
Sinasera24位於台東長濱,是一間重視在地、當令食材的餐廳。Sinasera24特有的「節氣菜單」,來... 閱讀更多
涂旭帆是台灣少數栽種奇異果的農夫,秉持著對環境友善的理想,堅持採用有機農法栽種。看見生薑背後存在的系統性問題... 閱讀更多
資訊科技日益進步,為現代生活帶來更多可能,越來越多人選擇更具彈性的「遠距工作」模式,住家、咖啡廳、甚至旅館皆... 閱讀更多
2017年臺中市第一座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於豐原正式落成,除了完善的居住空間規畫,也導入社會福利、健... 閱讀更多
108學年度開始,臺灣正式將「程式」納入國民基本教育課綱當中,讓孩子從國中、小開始紮根程式設計觀念,培養新世... 閱讀更多
脆弱畫室計劃從2015年開始,透過多元的藝術創作計畫,陪伴經濟弱勢者與無家者們,重新梳理自己的生命經驗,抒發... 閱讀更多
簡單的T恤配上鮮明的圖樣,是最受大眾喜愛、透過日常衣著展現自我的方式之一。成立於2011年的ViewFind... 閱讀更多
「春麵樂隊」由主唱賴予喬、木吉他葉超、單簧管楊蕙瑄、低音單簧管高承胤所組成。乾淨明亮的木吉他,單簧管與低音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