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嚴重,永續性也成為文化、經濟和政治辯論的重要議題,去年有一個國際關注的議題:海洋中的塑膠垃圾,包含:包裝、購物袋或塑料微粒。全球各地度假天堂般的海灘,已飽受污染,從社群媒體或專業攝影師鏡頭下,我們驚見這樣的夢魘。
這個現象和設計領域有密切的相關:包裝是消費品產業一項重要的項目,向顧客傳達商品內容和產品特色、維持產品和企業的形象,而最常見的包裝材質就是塑膠。產品使用塑料包裝帶來的優點顯而易見,例如:能保護並大幅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設計團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何季憲
獎項:2017年紅點獎
塑料包裝也對產品的耐久性及品質狀態,提供更透明的資訊,有助於減少食物的浪費。然而,消費者在實際體驗產品之前,首先接觸到的是產品的包裝,購買決策平均只需要2.4秒就產生行動,誘發消費者購買的任務,必須在這短短幾秒鐘內達成,這樣關鍵的影響力,企業和設計界當今更要有責任意識。重新思考,包裝設計在產品製程早期進入研討的意義,解決方案不僅考量環境責任,也顧及成本要素,因為優良品質的包裝,成本與價格要價不低。
設計師和製造商另一個挑戰是,如何以設計策略、運用材質和印刷技術,成功傳達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在紅點傳達設計大獎中,許多作品採用天然、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成功達成上述任務;另一個策略讓各種材料易於分類,讓資源回收程序更加簡便。

客戶:荷蘭Seepje公司
設計團隊:FLEX Design設計公司&荷蘭Seepje
公司獎項:2018紅點獎
有的設計師運用美學,產品採用無光澤的材料和天然紙張,想藉此強調產品崇尚自然的精神,採取了單色基本色彩計畫,輔以時尚的字體排版,Seepje清潔劑包裝設計是最佳例證之一。Seepje設計團隊來自荷蘭,獲得2018年紅點獎;採用公平貿易取得的高品質原料製作。這一款以生態意識為主軸的產品,所使用的塑膠瓶來自回收的HDPE塑膠;同時,包裝瓶上運用清爽的淡薄荷綠與商標識別,外加天然材質印製的紙圈,傳達使用資訊。設計環保性包裝,從材料、視覺與品質,面面俱到的細節,可透視出設計師的用心與創意,非比尋常。

設計團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何季憲
獎項:2017年紅點獎
來自台灣國立科技大學的何季憲,「衣件事」設計專案以紡織產業的永續性為設計概念,獲得2017年紅點設計獎,設計概念定義明確,鼓勵大眾捐贈衣物給有需要的人,設計內容包括不使用塑膠衣物袋、以再生紙製成的標籤、提供線上服務平台;該設計建構了二手衣物捐贈者和受贈者之間有效的溝通平台,設計者介面簡潔且定義明確。

客戶:德國法蘭克福Edeka Scheck-in-Center
設計公司:德國Cheil Germany
獎項:2017年紅點最佳設計獎
FEEDitBAG獲得2017年紅點最佳設計獎的榮耀;這款作品來自德國, FEEDitBAG積極於減少破壞環境的塑膠袋使用,採用生物可分解的材質,袋子中置入種子,使用後幾週內,就會長出新的植物。解決購物時的承裝用途外,提袋上的訊息,具啟發意識的視覺溝通設計,讓使用者更進一步對大自然的綠化及植物,有了另一層面的積極行動。
從紅點設計大獎的案例實証,我們清楚地看到:積極於商品及服務包裝永續性設計的發展,的確能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滿足友善生態議題方面的需求。有遠見的包裝設計工作者,有效地整合數位溝通環境與操作設計,不僅僅連結產品與潛在顧客的介面,更企圖結合線上與線下的世界。
文 / 紅點主席 Prof. Dr. Peter Z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