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好室」是島內散步去年在嘉義市設立的雲嘉南地方品牌,由嘉義長大的陳怡秀返鄉主理。樹冠很榮幸能邀請怡秀代表環時好室與島內散步,擔任這次播客 (podcast)「楊家長輩經」嘉義變革行動系列的客座總編輯。
這次專訪中得知,怡秀大學唸的是傳播系,就學期間曾到日本做了一年交換學生,對日本語文也有特殊愛好。畢業後先到旅行社工作,後來加入島內散步團隊 (前身是「台北城市散步」)。不料隔年島內散步也成立旅行社,讓她笑稱和旅行社有不解之緣。
怡秀很懷念嘉義的生活型態,一直都有在家鄉嘉義工作發展的想法。當時在台北島內散步工作時,意外發現這個藏在心中的個人想法竟然受到創辦人邱翊的支持。
「島內竹林」模式是什麼?
對創辦人邱翊來說,島內散步從大稻埕起家時,是接待訪客介紹台北;當團隊逐步向台北以外的地方拓展時,則是帶著訪客到各處拜訪。不但希望能用深入的在地視角來呈現當地人文內容,也需要有在地深耕的團隊,可以依照在地的市場特性和資源條件,發展出合適的商業模式。這是邱翊自2016年以來就持續探索員工返鄉投入自我生涯發展,同時兼顧了公司發展目標的思考。
現在回顧,疫情爆發也加速了這項「島內竹林」模式的推展。怡秀表示,邱翊個性和她自己頗為互補,一個想到就動手,另一個則謹慎做周延關照。經過幾年討論,碰巧嘉義市政府正好推展地方創生計畫,徵求二通(中正路)老街區復興的專業團隊,利用徒步導覽街區等人文內容來擾動老街商圈。在地長期經營及在地據點符合環時好室落地模式的策略方向,相關活動規劃也和島內散步領域專長吻合,於是就決定順勢進場。
落地才是挑戰的開始
對於剛滿三十歲的怡秀來說,組建團隊、管理,以及商業發展的經營推展,是全新的挑戰。每次的活動計畫,都歷經目標客戶與商業模式的假設、驗證、調整,不斷軸轉來尋求推進方向。目前還無法像島內散步的台北據點一樣可以定期舉辦各類活動。
發展迄今,島內散步有七成的企業客戶,為島內散步的營運帶來穩定的業績。怡秀希望環時好室在雲嘉南地區,也可以逐漸發展出類似的客戶結構,例如開發南科、中科的企業客戶等。目前的活動內容雖從散客出發,但這樣的做法主要目的在於行銷。舉例來說,島內散步近期推出的「食物源旅」,就有三條路線在雲嘉南地區,當散客尚未成團時,企業客戶早已定案成交。
在地內容的合作夥伴方面,環時好室都先透過人脈引介,再一一接觸細談,確認有足夠的核心價值交集,才會啟動合作商討細節。理念的調和才能確保合作關係的長久。

構建組織內部支持系統
對此,邱翊明確表示,這兩年來他花費最多的時間就是在建構企業內部的支持系統,包括財務會計、人資發展、品牌行銷等,近期因為相關主管的到位,也剛增加了資訊系統。目的就是希望島內散步的各地方據點,都可以免除重複的共通事務摸索,將心力更聚焦於地方商業模式的策略推展和經營。
對於人力資源的發展,邱翊特別說明,這是他個人特別重視的公司發展課題。公司不只找來了專業人資主管,在董事會安排上,也邀請了領域專業董事加入,協助建立島內散步人才發展計畫,協助地方據點主管的職能與領導知能。目前已完成的規劃預計明年正式啟動。
在品牌行銷和業務推展上,初期地方據點尚未累積客戶基礎,策略上會先由島內散步導流客戶到地方品牌產品服務。目前島內會員的區域分佈,嘉義地區已進入前五名。台北較有經驗的行銷夥伴,會定期和地方據點的夥伴開會、交換市場情報,以及經驗分享。由於各地方都有特殊之處,所以這類的學習效果其實是雙向的。
在產品服務的企劃上,台北和地方據點會進入協作模式。因為地方開發的行程,也可能會推廣到全台各地,需要大家跨辦公室的共同合作,進行踩線、回饋、調整等工作,確保島內散步特定行程可以適合各地區不同客戶的需求。
怡秀特別指出,以「食物源旅」為例,是橫跨今明兩年的大型專案,參與夥伴超過十人,橫跨台北、新竹、嘉義三個不同區域。過去島內散步曾是先有產品,再做行銷規劃;如今運作模式完全不同,會先從行銷角度設定目標與架構,再從這樣的架構下設計產品。這個新模式讓我們在嘉義布袋的一日遊行程中,發現過往不容易察覺的盲點,例如目標客群設定 25 到 35 歲的年輕上班族女性,卻慣性地納入下水挖蛤蜊的環節。透過專業品牌行銷夥伴的客觀視角,我們有了更多視角的檢視和調整機會。

動態變化的嘉義風貌
當詢問現在怡秀所看到的嘉義,和過去印象有何不同?怡秀表示,不同之處顯而易見。這些年嘉義吸引不少年輕人返鄉,特別在嘉義設計展之後,有情趣和美感的店面越來越多,引人聯想到嘉義像是個可以實現夢想之地。以前她自己就從未踏入環時好室所在噴水圓環附近的中央第一商場,現在才發現它也有商業繁榮的過往。
邱翊也補充,他個人認為嘉義是一個常被低估的所在。在地理位置上,嘉義位居雲嘉南地區的中心,從歷史發展來看,無論南北貨運、山海物產交易等,嘉義都是地方重要樞紐,甚至因而人文薈萃積累,內容相當豐富。怡秀也強調,嘉義市面積雖然不大,卻給人五臟俱全的感覺,生活步調較慢,農村文化和城市生活融合,街區特色美感浮現。
怡秀和邱翊希望環時好室和島內散步能夠攜手共同努力,讓更多人瞭解與品味嘉義的美好。這次楊家長輩經的變革行動家:嘉義行動篇,怡秀表示,除了環時好室的故事之外,也希望從其他五個櫥窗,來讓大家欣賞現在與未來的嘉義面貌。
例如,嘉義市中正路的二通老街有許多老店舖,例如永昌行等,經營一甲子以上,承載了厚實的歲月風味,新一代如何進行傳承與轉型,充滿了時代意涵。
再者,雲嘉南是台灣糧倉,深具地方特色的農村文化也有拾間文化等新創品牌,透過媒體內容、餐飲美學、友善農產等方式,來擔任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價值橋樑。
此外,嘉義的室內裝潢設計行業也蓬勃發展,讓這個傳統古城也充滿了動態演化的活力,希望透過設計環時好室老屋的團隊小福砌設計的視角,來看待嘉義的改變。
嘉義變革行動系列的六個故事,試圖呈現嘉義改變的一段拼圖,希望能引發更多人關注嘉義所代表的地方創生行動。
Info
環時好室 Chiay in House – Facebook Fanpage
地方品牌 | 嘉義 | 環時好室 – 島內散步 Website
延伸閱讀:
【變革行動:嘉義篇1】島內散步的地方品牌「環時好室」如何從嘉義出發,帶大家好好認識雲嘉南這片土地的過往、現在和將來? –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