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路人
藝術創作家 賴怡辰
1985年出生於臺灣,臺灣大學園藝系造園組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Art, Space and Nature藝術碩士。現職藝術創作者及臺北植物園園丁。
受空間設計訓練的賴怡辰習慣檢視展覽場合,並以作品探索、分析或反映這些不同情境及脈絡中──從植物園、市場、美術館至新媒體藝術中心,管理者或執行者的意識形態如何反應在空間的設計及運作上、以及參與在這些情境脈絡中的各種角色,例如:植物材料、語言、錢、數位媒體、人、行政流程等等,他們各自的特質,是怎麼樣交互影響,導致這些事物成為目前的樣貌,藝術創作在各別的脈絡下又能如何介入及呈現/被呈現。
在藝術實踐上,由於探索的題材以及價值觀相近,受歐洲新媒體、生物藝術圈幾位創作者們積極鑽研的「工作坊」方法影響甚深,並以此實踐在個人的創作上。以藝術介入及參與式或互動形式的工作坊為主,除創造一個討論特定議題的情境,也從執行中觀察思考創作者,及參與者間權力分配及平衡的方式。

什麼是 Geocaching 地理藏寶?
地理藏寶是一個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藏寶、尋寶的遊戲。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簡稱GPS),是美國國防部研製和維護的衛星導航系統,西元2000年以前由於國防戰略考量,美國軍方刻意降低民用定位系統之精準度,直到2000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解除干擾,使民用GPS定位精準度可以達到誤差10公尺之內。
民用GPS限制解除之後,有科學家為了實驗定位精準度,而在某處埋了一個桶子,並將埋藏地點之座標公佈於科學家論壇中,幾天之後陸續有人找尋到埋藏的物品,並回報於論壇中,這樣子的過程漸漸引起許多人效仿,演變為一種「藏寶」與「尋寶」的遊戲。
如何開始一場 Geocaching 地理藏寶?
現今有非常多平台搜集Geocaching資訊,現在全世界最大的資料庫則是Groundspeak公司經營的Geocaching.com網站,可以在上面找到幾百萬個世界各地寶盒的座標,同時也推出手機APP供民眾免費下載遊玩。如果沒有GPS機,入門者可用手機下載 Geocaching APP,即可開始遊玩。
觀看影片開始一場地理藏寶:
Geocaching 基本規則介紹
玩地理尋寶的時候,我們用寶盒的「地理座標」來找他們。我們藏寶的時候,也要把藏寶盒的位置用地理座標記下來,如使用Geocaching APP,軟體將使用手機內建定位系統引導使用者尋找所在位置附近的寶藏。選定要尋找的寶藏後,點選「Start」即可跟著導航出發尋寶。
Geocaching程式下載網站:https://www.geocaching.com/play (或於手機內應用程式商店內下載)
尋寶基本規則:
1.找到寶藏之後,裡面會有一個記錄簿(Log),讓所有找到寶藏的人簽下名字和日期。
2.盒子裡不一定會有筆,所以通常出發尋寶的時候都會自己帶筆。
3.有時候寶藏裡會放置紀念品,當你拿走一個紀念品,你就必須放入另一個取代之。
4.寶藏要放回原本藏的地方,用原本藏的方式藏好,不該拿走的東西不要拿走。
*地理藏寶是一個很多人在玩,彼此尊重的遊戲,請記得還有別人在找這個寶盒。

製作自己的寶藏
藏寶盒裡面要放什麼:
1.找一個防水的容器。
2.在裡面放入讓人登記的記錄簿、筆,也可以放紀念章等等。
3.容器的外頭通常會貼標示貼紙,讓找的人知道找到了,也讓不小心發現的人不隨便的移動或丟棄它。
4.裡頭通常會放置geocaching資訊說明及聯絡方式,在造成他人困擾的狀況下,可以聯絡寶藏的主人將它移除。
5.可以放置小的紀念品,不建議放置食物。
6.找好地點,做好偽裝,將寶藏藏好。
相關標籤及記錄簿下載:http://www.geogz.com/printable.html

藏寶基本規則:
1.由於GPS誤差值約為10公尺,因此不要在10公尺以內放兩個寶藏,以免找錯寶藏。
2.找一個隱密安全的地方藏好寶盒,不要埋在土裡,不要破壞環境,也不要找容易被吹走或被丟掉的地方,我們的目標是它能在那裡越久越好。
3.不要藏在任何會造成別人困擾地方,例如:人家的後院、花園等等。要記住這是個以「尊重別人與環境」為前提的遊戲,永遠考慮到別人。
4.藏好寶盒之後,記下寶盒的座標,如果沒有GPS儀,Google Map也可以查出我們所在位置的地理座標,使用Geocaching APP也可直接上傳寶藏資訊。



Geocaching地理藏寶的潛力:
跳脫框架 屬於所有人的城市導覽系統
「真正的寶藏,是尋找寶藏的過程,還有跟其他玩家一起分享和想法的經驗。」
Geocaching是由所有玩家共同維護的遊戲,並且從每位玩家的觀點出發,分享深入地方的城市地理資訊,匯集而成龐大的、所有玩家共享的開放式資料庫,在遊玩的過程中參與者必須實際走訪地方,並在過程中循著藏寶者給予的資訊認識當下拜訪的環境。「傳統的觀光系統,都是從政府官方的角度,由上而下的建立出來。」在賴怡辰的想像中,Geocaching可以成為跳脫框架的城市導覽系統,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觀點,來述說、介紹自己的城市,並引導玩家用最深入在地的方式認識地方。

磯崎國小的創作經驗
受到Geocaching概念啟發,2018年的森川里海藝術季,賴怡辰於磯崎國小內創作互動式語音導覽作品,規劃藏寶地圖,結合手機與QRcode,引導參訪者拜訪廢棄國小中充滿故事的每個角落,透過當地居民的訪談影像重現當初場域內的共同生活記憶。

創作資訊:
藝術家/ 賴怡辰
進駐位置/磯崎部落
Kaluluan 台11線37K/磯崎國小
作品名稱:《磯崎國小記憶拼圖》
作品材質:戶外藏寶盒五組:居民口述記憶影音_QR code一只,戳章一只,記憶簿一本 作品尺寸:空間尺寸
作品簡介:
磯崎國小曾經是磯崎村民的生活重心,除了是活動及聚會的場所,校園內無論是建蓋操場、噴水池,或栽植防風林,皆由全校師生及家長共同投入完成,一草一木充滿村民的記憶。
磯崎國小因學生人數不足,在2000年8月正式廢校。少了頻繁使用的校園逐漸頹圮,其中一棟校舍在2009年地震後成為危樓,幾年後與噴水池一併拆除。2017年原民會核定山海計畫,決定在磯崎國小的校園及周邊興建山海劇場、及可容納400人的飯店、商店街,最快2019年就會完工。

info
賴怡辰個人網站
延伸閱讀:
用遊戲說地方故事,用遊戲喚醒議題:聚樂邦打造的遊戲世界
資料提供/賴怡辰
文字整理/白騏瑋
攝影/白騏瑋
影片剪輯/白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