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臺灣第一個專業導覽服務品牌「台北城市散步」成立,透過深入土地的視野,穿梭城市裡的大街小巷,帶領旅人挖掘臺北不為人知的樣貌。

自己家鄉的故事 自己來訴說
台北城市散步發跡於大稻埕巷弄,創辦人邱翊為土生土長的大稻埕人,在旅遊業耕耘近十年,回過頭卻發現長久以來對自己的家鄉了解甚少,決定透過部落格撰寫紀錄家鄉文化,逐步拼湊起大稻埕過去與現今的樣貌。然而對家鄉認識越深,越了解大眾認知的家鄉與現實具有非常大的落差,「即便大稻埕在臺灣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那個年代的課本裡也只用了幾句話草草帶過。在那個時期,大眾對於老街區也依舊停留在治安差、環境髒亂的刻板觀感。」為了翻轉大眾對家鄉的形象,邱翊決定實踐內心長久以來的創業夢,創立了「台北城市散步」,以大稻埕巷弄出發,推動台北街區專業導覽服務。


賦予文化資產當代價值 透過導覽與城市對話
縱橫交錯的巷弄,像是血管般深入城市每個角落,巷弄間不斷推移的人事物,則如同血液與氧氣,推動著整座城市的脈動。台北城市散步打造主題式導覽遊程,深入造訪台北市不同街區,帶領旅人認真看待建築的一磚一瓦、細心觀察日常的街景、用五感體會最在地的生活,重新認識台北的歷史、文化、產業與生活。

以地方歷史、文化角度出發,台北城市散步透過遊程設計賦予文化資產當代價值,與現代人產生連結,四年多來開發出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主題行程,其中甚至包括酒店、殯葬、角頭等一般大眾難以碰觸到的文化面向。創辦人邱翊表示,導覽遊程除了讓有興趣的大眾深入了解文化,同時提供文化本身與大眾相互溝通、彼此對話的管道,也因此提高了各領域夥伴合作的意願,深入又具特色的遊程更讓品牌培養出許多忠實顧客。而這些年來令團隊最感到意外的,是多年來累積的參加者,居然高達將近九成來自於臺北,「可見大家最自己的家鄉多麼不熟悉。」也讓團隊思索,還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讓人重新認識臺灣這片土地。


從大稻埕到全臺灣 與地方團隊共創旅遊新視野
以這些年開發遊程、與地方團隊合作的經驗為基礎,邱翊與團隊決定將品牌追求的價值與精神推廣得更深更遠,在2018下半年與夥伴魏兆廷共同成立「島內散步」品牌,跳脫臺北市,主打全臺灣特色文化遊程,延續台北城市散步品牌內涵,除了在旅程設計中保留原有的文化基底,同時更著重在遊程中的體驗設計,聚焦於「城市與人的活動」,帶入更多地方產業元素,打造更貼近大眾的旅遊內容,期望旅人在滿足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擁有豐富深刻的個人體驗。

以全臺灣特色遊程為目標,如何挖掘出最深入在地且吸引消費者的旅遊元素是規劃行程的一大挑戰,島內散步選擇與理念相同的地方團隊合作,結合地方團隊的視野與島內散步的旅程策劃經驗,打造深入當地且獨一無二的深度旅遊體驗,同時也希望藉由感動人心的內容,讓旅人對地方產生認同,主動與在地經濟、產業產生互動,進而將這股能量回饋於在地創生、社區培育,帶來永續的正向循環。



然而地方團隊發展階段不一,成熟、有質感的地方旅遊內容,則需要時間與經驗經營維護,有別於一般旅遊業者期待快速供給市場、快速獲利,島內散步透過旅遊合作扮演輔導、陪伴的角色,需要長期投入資源,開發成本高昂,因此未來除了大眾消費者,島內散步也期待與企業、政府單位建立合作關係,整合資源,逐步建構出完整、可持續性的合作模式。
2019年8月「台北城市散步」正式與「島內散步」合併,以「島內散步」為品牌,乘載著初衷與新的理想,持續透過旅遊帶來更全面性的影響力。

永續旅行 透過有意識的選擇 發揮更大的價值
你是否思索過,旅行當中的每一項選擇,除了自我滿足之外,還可以為土地、環境、文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不在公共場合使用大聲公、不蝗蟲過境般的帶領一大群遊客影響街區秩序、用客觀的角度理解、傳遞各種文化內涵….,在旅行中用友善的態度尊重人、文化與環境,一直是台北城市散步在遊程中的堅持,呼應全球永續旅遊準則(Global Sustainable Tourism Council),島內散步也延續友善理念,進一步追求「永續旅遊」的四大價值:
- 展現有效的永續經營管理方式。
- 盡量提升在地社區之社會與經濟利益並降低負面衝擊。
- 將文化遺產的效益發揮到最大,並將衝擊降到最小。
- 創造環境最大效益並避免產生負面衝擊。

「臺灣一般提到永續旅遊,都以環境與文化為重,但是以旅遊業者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從永續經營管理,同時團隊夥伴具備永續旅遊觀念及共識,後續旅程的規劃執行上,就不會偏離人文、環境永續價值太遠。」島內散步共同創辦人邱翊補充。然而以消費者的角度看待永續旅遊,邱翊認為旅人願意參與的關鍵除了遊程內容本身之外,更在於消費者價值觀的選擇,「我們找尋的是有責任的消費者,體認到自身消費行為背後能帶來的影響,並期待能夠帶來更大的無形價值。」

新的旅程 正式展開
臺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多元的人文歷史,從任何一個角度切入,只要用心發掘,都能找到文化迷人的風貌。未來,島內散步將持續以永續旅遊的角度,串聯起有意識的夥伴,透過旅遊共同為這片土地帶來影響及改變。
現在,旅程才正要展開,想參與不一樣的旅遊體驗?不如即刻報名出發!
島內散步提供讀者的永續旅遊提案
觀念想法的轉變,是引導至行動的第一步。
先了解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了解消費行為背後產生的影響,覺察之後從自身開始改變,當更多改變的行為累積成為一股力量,就有機會從消費端擴大影響到業者、政府。






編輯遊記:看得見的鄉愁・龜山島人的海風歲月
時間:2019.08.11
經過臺灣東北部海岸線,一定不會錯過海面上清晰可見的龜山島景色,在不同天氣、時刻下,甚至會以不一樣的面貌呈現。本次參與島內散步的龜山島行程,雖因颱風過後漁港淤積而無緣登島,但也在搖晃的小艇上近距離一窺龜山島神秘面貌,也第一次感受到與海豚一起破浪前行的奇幻經驗。
你知道龜山島上以前是有住人的嗎?
參加這一次旅程後,才瞭解了龜山島聚落遷村的歷史、龜山島具有的獨特文化,居民在遷徙到頭城大溪後,生活上依然與龜山島維持連結,跟著在地青年走訪龜山島居民生活的軌跡、享用漁村午餐、體驗龜山島特有的童玩「打寸子」,在漁村文化館聆聽龜山島老居民回憶島上生活的種種,描述月光下小船聚集而成特有的「夜市」景觀,那是一段美好的歲月回憶,隨著歲月成為酸酸甜甜的鄉愁滋味。下午則來到大溪漁港,從製冰廠的冰塊溜滑梯到漁貨小販聲音爽朗節奏明快的叫賣聲,感受漁市場特有的生猛活力。藉由帶路人深入當地的視野,舊有的歷史過往與當下眼前的現實交織出立體、鮮明的在地生活樣貌,發覺了好多以前從不知道的,這片土地迷人的故事,這一刻你才了解到,生活在此處的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了解原來是如此淺薄,漸漸的迫不急待想要聆聽更多精彩的土地故事。
在島內散步,原來會令人上癮啊!
圖/白騏瑋
文/白騏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