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小鎮散散步!
臺灣豐富多元的歷史與文化,讓每個鄉鎮都有各自的特色與樣貌,位於西部海線的小鎮苑裡,傳統的文化底蘊加上新的創新能量注入,讓地方的迷人風采更顯豐富。交通縮短了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然而散步才是深入認識地方最好的方式,這一次我們把節奏放慢,跳脫一成不變的都市風景,用最在地的角度體驗小鎮生活,用雙腳來場低碳旅行吧!

帶路人 劉育育
苑裡掀海風 共同創辦人
劉育育為苑裡在地青年,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從高中求學到出社會進入職場,生活的重心慢慢從苑裡轉移到城市,原本在臺北的非營利組織工作,直到2013年在異鄉遇見北上參與「反瘋車」運動的苑裡鄉親,讓她開始投入家鄉的風車發電廠興建議題,甚至不惜留職停薪與鄉親站在第一線,共同為家鄉發聲。2014與夥伴林秀芃共同創立「苑裡掀海風」,劉育育決定長期投入苑裡地方議題,也因此重新建立起與家鄉土地的深刻連結。
在社會運動告一段落後,劉育育與夥伴決定留在苑裡,跳脫原本抗爭運動的被動思維,主動探索苑裡的未來需要的是什麼。從田野調查開始,苑裡掀海風透過故事紀錄爬梳苑裡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同時藉由活動舉辦、巡迴講座挖掘在地人才,吸引來自各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加入,透過各自的專長協助在地方誌發行、藺編工作坊舉辦、在地農產品行銷等工作。2017年,團隊籌備舉辦第一屆「海風祭 Hi Home Festival」,以苑裡傳統文化、產業、生活為元素,透過音樂會、市集、體驗活動、展覽等方式,展現苑裡小鎮獨特的農村文化生命力,讓在地人重新認識家鄉、也使外地人更深入了解苑裡。為了將這股在地能量延續,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入推廣在地文化,除了在2018年舉辦第二屆海風祭,劉育育與夥伴更以社區老屋為據點,開設複合式獨立書店,期望建構長期營利的商業模式,讓文化工作推動的同時,能有更穩定的與基礎與支持,同時提供社區一個舉辦活動、交流串聯的實體場域,更讓團隊的發展方向更趨清晰堅定。
從最初單純為家鄉發聲的初心,到現在一點一滴為苑裡帶來影響與改變,劉育育與苑裡掀海風也將持續透過行動讓苑裡變得更好。

info
苑裡掀海風粉絲專頁
帶路人旅行Q&A
Q:心目中苑裡最迷人的地方?
A:苑裡是苗栗海線最南邊的農鄉小鎮,雖然有廟宇、老街,但並不是過度觀光化的地方,相較於南邊的大甲,仍然保有許多老建築、老文化,環境上則有山有海,是一個能夠慢下節奏,用心感受生活的地方。
Q:在生活中實踐永續旅遊的建議?
A:以團隊本身經營小旅行的經驗來分享,透過深度拜訪,我們先向旅人清楚描繪地方紋理,再以認識地方文化為目標,近一步連結到生活場景及在地商家,讓旅人不會以消費式的表面觀光的角度看待苑裡,而是以尊重、交流的心態與當地深度互動。在這樣的過程中,在地團隊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態度會影響外地人看待地方的態度。
帶路人推薦 苑裡散步景點
四川涼麵。良麵
在苑裡市場飄香26年,2015年由第二代接手經營,延續媽媽傳統好滋味。原為工程師的第二代老闆楊子德,接手經營後全面提升食安規格,針對製程、設備進行改良,更不惜花費重本自行生產安心無虞的麵條。將產業升級的同時,也希望提升在地年輕人留鄉就業的動力,「在達成一些人生的目標之後,也覺得應該為家鄉做一些事。」對楊老闆來說,苑裡是個具有文化且迷人的地方,也期望透過產業為苑裡帶來不一樣的面貌。

編輯推薦:四川涼麵
三十年的經典口味,簡單的搭配組合卻能帶來富有層次的美味,配上一碗味噌湯更是無比的滿足。

四川涼麵原店址位於苑裡市場,2018年9月市場遭逢大火,故於2019年3月遷至現址重新開幕。店舖本體為民國初期的建築,保有許多具時代特色的細節。
電話:037-868025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建國路47號
營業時間:上午5:30-下午1:30,週二公休
四川涼麵。良麵粉絲專頁
振發帽蓆行
藺草產業與苑裡的發展息息相關,最興盛的時期苑裡街上共有五、六十家帽蓆行,現在則僅存不到十家。具有百年歷史的振發帽蓆行現由第三代張維泰先生負責經營,具有歲月痕跡的櫥櫃裡,展示著各類藺草編織的製品,除了經典的傳統款式,也有結合創新設計的現代款式。牆上的老照片留有蔣經國總統登門拜訪的珍貴畫面,見證了藺草產業興盛的過往,作為現在少數僅存的藺草帽蓆行,張老闆長期熱心於推廣藺草文化,也使振發帽蓆行成為國內外旅人來苑裡必訪的店家!

編輯推薦:手工藺草扇
手工編織技法的繁複,讓藺草扇有如藝術品般細緻,搖出的微風更具有藺草的獨特清香,是適合夏秋季節的生活好物。

帶路人推薦:手工藺草紳士帽
藺草具有親膚、吸濕等天然特性,適合四季配戴,手工編織的技法及圖樣,增添典雅氣息。
電話:0933-517789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天下路159號
營業時間:上午11:00-下午6:00
振發帽蓆行粉絲專頁
苑裡好咖
等待咖啡的客人熱絡分享著彼此的近況,正在沖咖啡的老闆透過吧檯窗口不時搭上一兩句。來到苑裡好咖店門口,立即感受到小鎮咖啡店濃濃的人情味。苑裡好咖的老闆娘吳若安是苑裡在地人,原與先生在新竹經營咖啡館,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決定回到苑裡開店,調整原有的生活節奏及步調。
2011年開幕至今,到苑裡好咖喝咖啡已成為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各行各業的人在這裡相遇相識,也讓空間成為一個交流平台,許多共好的能量也在此連結、發酵,讓苑裡好咖不只是一間咖啡店,更是社區夥伴彼此密不可分的生活連結。

編輯推薦:
果丁丁日曬耶加雪菲
「咖啡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幾十年來的咖啡經驗,苑裡好咖透過自家烘焙的咖啡豆,將自己喜愛的好滋味和大家分享。優雅的多層次焦糖果香從口腔蔓延到鼻腔,讓人不由得一口一口慢慢品嚐,好咖啡就該如此。
波蘭小屁屁
波蘭麵包,是波蘭人家常主食,苑裡好咖把麵包切分為二,因為形狀像屁屁,所以取名「波蘭小屁屁」。
電話:037-868079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新興路62號
營業時間:上午8:00-下午5:00,週二公休。
苑裡好咖粉絲專頁
掀冊店
在地團隊「苑裡掀海風」經營的複合式獨立書店,精選各類主題書籍,掀冊店認為閱讀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門,透過閱讀能夠認識另一個世界,同時以團隊成員自身經驗出發,期許在地的孩子藉由閱讀找到農村的價值。書店空間同時也是社區的文化活動基地,不定期舉辦工作坊、講座、手作課程等活動,也是與各地夥伴交流的場域。店內同時販售以在地農產品為原料之特色餐點,透過味蕾也能進行一場「在地風土」閱讀。

呼應在地議題,掀冊店特別以地方創生、地方書寫、社會人文、教育、親子等主題作為選書主軸。
電話:037-862123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新興路35巷22弄32號
營業時間:下午1:00 – 下午8:00,六日上午10:00 – 下午8:00,週三、週四公休
掀冊店粉絲專頁
原豆粹食
2017年開幕的原豆粹食,由在地40年老店「勝利豆腐」第三代陳藝欣所經營。從小在豆腐店裡幫忙,陳藝欣知道經營店舖的辛苦,從沒想過自己會選擇返鄉開店,直到大學時期受到青年返鄉講座的啟發,才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2014年從勝利豆腐轉角街邊店出發,陳藝欣選擇用甜品的角度切入,以勝利豆腐的豆花及豆漿為基礎,研發出一系列豆花甜品。因應現代人飲食習慣,原豆萃食嚴選配料,強調新鮮、健康,更在苑裡地區首創豆漿豆花,讓傳統豆花有不一樣的風貌,逐漸在地方建立起口碑。

編輯推薦:豆奶雪泥豆花
滑順的豆花配上濃郁的豆漿,淋上手炒黑糖水製成的細緻雪泥,每一口都感受到口感與滋味上的豐富層次,豆漿可選擇「無糖」口味,是不嗜甜者的一大福音!
電話:037-868637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新興路86-1號
營業時間:上午10:00-下午8:00,週一公休
原豆粹食粉絲專頁
郭芝苑故居
郭芝苑為苑裡在地音樂家,出生於1921年,中學時赴日學習音樂,返台後於故居創作,作品種類橫跨交響樂曲、歌劇、台語藝術歌曲、流行音樂、電影配樂及童謠,曾獲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1994年郭芝苑與阮文池老師共同成立「郭芝苑室內合唱團」,推廣台語藝術歌曲和本土文化。在郭芝苑老師告別人生舞台後,合唱團與在地團隊苑裡掀海風成立「台灣音樂之父郭芝苑故居保存聯盟」,透過音樂推廣、文化活動、故居保存與展覽,為臺灣留下珍貴文化資產與歷史記憶。

2018年透過空間整理、物件展示,保存聯盟將故居化身小型博物館,讓大眾透過故居實地拜訪更了解郭芝苑音樂大師的故事及音樂作品。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為公路36號
*目前未開放參觀,如需拜訪請洽:臺灣音樂之父郭芝苑故居保存聯盟粉絲專頁
苑裡百年市場庶民博物館
苑裡公有零售市場,通稱「苑裡市場」,於1909年建置、1934年擴建。 2018年清晨一場大火,讓苑裡百年市場付之一炬,對在地的商家以及居民來說,燒毀的不只是建築與財產,更是當地人共同的回憶。火災發生的隔天,苑裡掀海風團隊整理過往苑裡市場的影像與文字資料,在火災現場的圍牆外搭建起臨時展覽,許多居民看到珍貴的影像重現,感動的流下眼淚。在苑裡掀海風的陪同下,商家進入市場遺跡,撿拾攤位遺留下的物品,藉由物品重新找回與市場生活記憶的連結,同時在市場空間裡,透過物品的陳列展示,將苑裡市場的故事在原有的場域裡保存、延續。

火災發生之後,地方人士爭取苑裡市場登錄文化資產,2019年3月經由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範圍包括市場沿街留存的牆體、山牆及「据賣所」木造市場建築本體。未來將如何保留、重建,尚在討論協議當中。

苑裡掀海風以「生態博物館」概念,在原有的地理空間中,保存、介紹文化與生活的軌跡,整個苑裡都能夠成為「活的博物館」。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天下路80號
圖/白騏瑋
文/白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