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專訪】青藝盟創辦人 余浩瑋讓年輕學子在戲劇學習中找到新的生命可能

圖片來源:青藝盟,花漾戲劇節 2023

余浩瑋是一位黝黑膚色、身材結實、言談爽朗幽默、留著辮子和小鬍子的「邁向中年男子」。從事青少年戲劇教育超過 20 年。請他先簡單介紹青藝盟,他會不假思索、行雲流水般說:

「我們致力於台灣高中青少年戲劇教育推廣,已有 23 年歷史。每年都會辦一個全國高中的戲劇節 – 花漾戲劇節。另有一個風箏計劃,專注於特殊境遇的青少年,利用戲劇教育陪伴他們。」

好奇他是如何走上這條路。

與戲劇結緣,創立青藝盟

余浩瑋小時住眷村,個性頑皮好動,父親和他常常意見不合,也不時遭受家暴。為了離家選擇就讀華岡藝校戲劇科,學的是燈光。被學校退學時,受一位老師之邀,到他創辦的專注青少年議題歌舞團打工。和戲劇的緣分是這樣開始的。

2001 年張皓期老師創辦花漾藝術節,邀請全國高中生參加,但到第五屆財務無以為繼。余浩瑋為了接手藝術節,2006 年創辦協會,取名「青藝盟」。到今年,花漾藝術節已經第 23 屆了。這表示青藝盟投入青少年戲劇教育也 17 年了。

重大人生轉折

回顧一路走來,余浩瑋一直憑著信念與熱情在做,在外人眼中應該就是浪漫吧?直到 2020 年意外生了一場大病,醫生診斷是腦炎,最嚴重時右半身癱瘓,住院四十多天。當時劇團營運進入緊繃不穩定狀態,多年夥伴因摩擦陸續離職,協會瀕臨解散,余浩瑋才覺悟到組織可持續營運和制度常規的重要性,開始認真學習經營管理組織的知識。

也因為這場病,化解長年來心中對父親的怨懟。父子曾經多年不說話,但年年戲劇教育中對青少年教導的親子溝通,讓余浩瑋覺得自己也應該要做到。2010 年曾認真做了一份簡報,對父親說明自己要做的事。父親問要做多久,得到回覆是「一輩子」,只簡單說他知道了。

2020 年的大病,正值新冠疫情管制。父親不顧醫院人員阻止,像暴徒般硬闖入病房。回顧成長階段,不擅溝通的父親總習慣拳腳相向,這就是自己的父親,如何執著於他的道歉?他的反應已證明了一些余浩瑋想知道的事,於是內心就釋然了。放下後,很多事似乎就變得豁然開朗。

戲劇改變生命可能性:花漾藝術節和風箏計劃

花漾藝術節每年都設定主題,例如教育、環保、台灣歷史等,目的是希望帶領高中生透過戲劇創作更了解台灣社會。讓余浩瑋印象深刻的一齣劇,是那年主題設定「社會正義」,一所學校把各校討論的環保、青少女未婚懷孕、霸凌、假新聞等議題整合成一齣劇,卻在最後一幕由十多個演出學生高舉各類標語,抗議主辦單位為何要讓這些社會議題的意識形態,變成限制學生自由創作的框架。但這群演出的高中生卻也聲明,若主辦單位認為這樣是對的,就應該堅持下去。

最讓余浩瑋感動的,正是這群學生勇於挑戰翻轉的思考力和行動力。

問到哪個青少年因接觸戲劇而改變的例子最難忘,余浩瑋提到青藝盟在 2014 年啟動針對「特殊境遇青少年」的「風箏計劃」。因為自己的生命就是因戲劇而改變,余浩瑋也希望能夠協助和自己類似境遇的青少年。

協會一開始先在安置機構、少觀所、感化院等進行戲劇課程。但這類短期課程所看到的正向影響,卻在青少年回到原來生活環境後快速消散。不時聽聞不少人仍進入幫派或犯罪坐牢。

中介學校戲劇教育的緣分

2017 年接受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邀請,到嘉義民和國中慈輝分校教一學期戲劇課程,幫助該校學生準備戲劇比賽,才第一次知道這類「中介學校」存在。全台共有 11 所中介學校,收了許多國中階段就「拒學」的少年,目的是希望及早透過特殊教育,讓他們可以在不利境遇下逆轉,有更多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2017 年的課堂中,有位經常要請假出庭的「老大」國中生,常造成課堂鬥毆與混亂。嘗試不同方式的溝通,終於看到這位國中生的改變。後來民和國中慈暉分校拿到戲劇比賽的冠軍,這也是學校參加校外比賽第一次的冠軍。在慶功宴時,老大國中生告訴余浩瑋,未來自己不會踏入黑社會,會選擇正常工作,也希望余浩瑋能繼續在學校任教。於是,在嘉義民和慈暉分校的戲劇課程,從 2017 年開始持續至今。

余浩瑋認為,戲劇需要群體參與,在各個不同環節中和人互動溝通,一起解決問題,一起挑戰目標,然後建立自信自尊。這樣的正向經驗,應該就是戲劇教育可以發揮的正向影響力。這些青少年,因為藝術力量而改變,有新的人生選擇與可能性,這也是讓余浩瑋可以說服自己持續在這條路上堅持的價值力量。

戲劇社會影響力的轉譯

疫情這幾年,青藝盟有機會回頭整理過往所有學生的劇本,依照主題重新分類,發現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有很多對應,例如優質教育、制度的公平、性別多元的認同等主題。

在我們的調查中,訪談 300 多位參加過青藝盟的青少年,發現 95% 的青少年認同高中階段就接觸戲劇會讓他們願意成為劇場觀眾,68% 的青少年甚至表達會經常性參與,願意一年買票 3 到 10 次欣賞戲劇演出。

此外,在嘉義民和國中慈暉分校任教這幾年的升學率做統計,任教前升學率不到 50%,到2022 年時,升學率提高到 80%。一位少年甚至曾對余浩瑋表示,將來要當 AI 工程師,所以畢業後要去唸技職學校。

未來展望

四年多前,余浩瑋透過訪談,認識了現任老婆,不但影響妻子轉業成為演員,投入表演藝術的工作,也得到妻子家人無條件的支持。這也是余浩瑋原生家庭很難體驗到的家庭關係。

展望青藝盟的未來,余浩瑋希望能建立一間實體的藝術學校,收納更多可能在制度被邊緣化的青少年,讓他們都有機會接觸藝術。他們不一定都要成為藝術家,但可以在自然成長過程中找到自己。

至於花樣戲劇節,希望青藝盟能辦到一百屆,也因而需要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好制度,讓未來無論是誰主責,都能在這個制度下好好去推展活動,實現組織的使命。

2023 年第 23 屆的花漾藝術節已在 7 月 11 日到 7 月 21 日在南海劇場舉行,主題是「未來」,有 10 個學校的對與參加原創劇演出。花樣戲劇節和青藝盟的臉書粉專都有持續更新的活動和成果資訊,也推薦各位讀者參考。

圖片來源:余浩瑋,余浩瑋與現任老婆

Info

青藝盟 —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延伸閱讀:
【變革行動家】如何讓年輕心靈在戲劇學習中找到自我?讓青藝盟余浩瑋告訴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