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如雷鳴般四起的工廠落竹聲、空氣中無時無刻瀰漫著的烤竹子氣味,這是「元泰竹藝社」第二代負責人林家宏從小對家鄉竹山的印象,見證了家鄉竹產業的黃金年代。隨著歲月流逝,當初竹工廠林立的盛況已不復存在,林家宏卻選擇在這個時候返鄉接手家中的竹工廠,期待運用專長扭轉現況。

產業不死 只是凋零
南投竹山因盛產竹材,竹產業興盛,擁有全臺灣最完整的竹加工產業鏈,然而70年代中後期,由於中國工資低廉造成產業外移,加上塑膠製品興起取代竹製品,臺灣竹產業逐漸成為眾人眼裡的「夕陽產業」,從全盛時期全臺1,500家以上的竹工廠,到2004年以後僅存不到100家。




原本創業設計潮流服飾的林家宏,回到家族傳統產業後,發現面對到的不是靠設計、故事行銷能夠解決的單一問題,而是從原料、設計、生產、銷售、產業溝通全面性的挑戰。「鎮上的竹產業鏈都還在,只是規模縮小、人才老了,漸漸沒有熱情、沒有新能量投入。」面對產業鏈斷層,林家宏決定將腳步放慢,梳理問題、一件一件尋找解決方案。透過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林家宏提升竹材使用效率,同時導入機械設備穩定生產品質,建立起可持續性的生產製程。


回歸竹材料優點 用設計連結生活風格
「竹子是全世界公認最環保的素材之一!」林家宏解釋,臺灣環境本身就適合竹林生長,然而與同等面積的樹林相比,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樹林的四倍、釋出的氧氣則高出樹林35%,同時竹林生長效率高,大約3年以上即可取材使用,竹材能夠運用於建築、傢俱等各式生活用品,是友善環境、運用潛力高的優質材料。



在一次與民宿業者跨界合作的機會中,林家宏花了一年時間,反覆研發、測試,製作出第一支臺灣生產製造的竹製牙刷,採用環保無毒的塗料、以馬毛取代一般塑膠刷毛,使產品能夠在自然環境中完全分解,即便製作成品高,但是成品的質感與友善土地的理念,為客戶帶來成功的品牌加值效果。以竹牙刷開發經驗為基礎,林家宏以友善環境的初心出發,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開發出一系列竹製生活用具,並透過設計融入戶外生活風格元素,逐漸摸索出品牌發展方向,成功獲得喜愛戶外活動、關心環境議題的消費者關注支持,同時也在2018年發起「竹吸管」產品募資專案,獲得廣大迴響,除了響應環保議題,更讓大眾重新認識竹山與竹製產業現況。






用產品決勝負 才有機會談理念與價值
永續價值的銜接,要靠業者與消費者共同實踐,形成一種正向循環。
從產品到募資專案,元泰竹藝社試著透過產品傳達永續環境的品牌理念,林家宏認為當消費者認同產品,才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品牌,進而了解品牌背後的理念及價值,並且在生活中響應、實踐。「好的產品設計,就是讓你在使用的時候很自然、順手、舒服。」以牙刷產品的開發經驗為例,因為使用上需與口腔零距離接觸,從刷毛材質的挑選、產品尺寸形狀、表面的處理、微小角度細節,都要經過反覆打樣測試,並通過長時間日常使用考驗,產品才算開發完成。回歸產品本身的設計、質感、使用機能,最基本的元素往往也最重要,即便每項產品開發時程長,林家宏依然堅持每個細節做到最好,而熱愛大自然、喜愛戶外活動的林家宏就是產品最佳的測試員,同時也在生活、工作、旅行中擔任品牌最佳代言人。

最初為了拯救家業回到家鄉,如今林家宏延續品牌能量,讓竹材回歸日常,成功打造具有風格、讓人們願意在生活中一用再用的產品,同時將友善環境的種子,透過手裡的竹製品散播到每位消費者心中。


總編魏兆廷 嚴選推薦
和第二代接班人OA(林家宏)認識是在雲林一場餐會,那時候的OA剛返鄉,熱血的在竹山號召一票好友在竹山路跑,跑著跑著,就看到臉書上分享OA繼承家業,開始了竹工廠的接班,不像是其他返鄉青年的困苦,OA以生活即事業的態度,不斷的分享他那無塑生活與愛上大自然的露營生活,漸漸的我開始用不一樣的永續思維看待,這就是永續旅行的最高呈現,永續生活,而旅行只是生活的一種狀態,他那熱愛山林熱愛環境的態度,恰巧反映在他承接傳統產業的態度上,不再是為了價格與收入而製造,成為了永續生活的態度而創造。

總編嚴選旅行商品
元氣竹牙刷、元氣竹吸管、元氣凹豆杯 現今環保意識抬頭,出門自備環保用具已是全民運動,旅行中也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元泰竹藝社以純天然竹材、透過環保加工方式製成的系列用品具有獨特設計風格,在旅行中使用不僅友善環境,更凸顯出個人品味與質感。



延伸閱讀:

圖/白騏瑋
文/白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