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 · 照顧

當科技零門檻,陪伴自然零時差!瑪帛科技上線中華電信MOD,以視訊電話、遠距學習、實境旅行, 展開長輩陪伴無限想像!

疫情延續近三年,許多長輩都曾必須接受無法見子女的分離,若同時受困手機操作的不熟悉,就讓陪伴與關心受到限制。瑪帛科技長期關注銀髮照顧課題,同理長輩族群在科技使用上的不便,以長輩熟悉之電視為平台,努力減少科技門檻限制,開創不只視訊通話、遠距學習、實境旅行等服務,目的就為讓陪伴零時差。

從虛擬金孫到銀髮KTV,新創青年如何將理想變現,拿到千萬融資?

從台大舊教室出發,先與全台多間有線電視合作,再與中華電信Mod開辦節目,還一步步從新竹市、台中市等地方政府,一路合作到中央單位衛福部, Mabow 瑪帛科技如何找到新創關鍵,不只完成創業九年里程碑,也在公司獲益與社會共好間找到平衡?

全球高齡化解方:從學界轉戰產業,紀家父子的銀髮藍海多元策略

受少子化與醫療發達影響,全世界正逐步進入超高齡時代,不論擔任照護者,又或成為被照護者, 照顧 議題在未來,必定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本集楊家長輩經,邀請紀家父子-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與愛長照紀鈞惟一同探討如何透過「社會企業」角度,為超高齡社會找到幸福解方。

面對變老也學習好好到老!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Care For Taiwan 照顧學校

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以及沒人照顧的第一代。2022年3月 照顧學校 (Care For Taiwan)正式於台中烏日的羅布森書蟲房開幕了!是林依瑩與團隊經過長年實驗 All In One 照顧模式後的經驗成果,也是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

總編觀點:長輩未來的生活想像

相比1950年,2021年的人平均壽命已多出二十多歲,到了2025年,臺灣將邁向超高齡時代。不知不覺百歲人生變得容易,對於史上未見的長壽,由於學校沒教,社會裡又充斥過時刻板印象,許多人第一反應竟是不想要。面對高齡未來,我們應重新探索老,慎重思考如何打造銀光閃閃的未來,以此蘊生新的想像、創造新的設計和實際打造新的產業..

推動在宅醫療,整座部落都是行動看診間:都蘭診所為東海岸撒下杏林花開的種子

穿梭台11線,蜿蜒於山海之間,不只在地人希望安老於此,無數過客也在此落腳。然而,想在美麗的都蘭終老一生,卻不容易,原因就是醫療資源的不足。以「支援在家生活到最後一刻的醫療」為宗旨,余尚儒醫師四年多前創立 都蘭診所 ,透過在宅醫療,提供就近而密切的照顧,為東海岸撒下杏林花開的種子,打開偏鄉醫療新篇章...

解開約束帶,陪伴長輩重拾自在身體與自由心靈:長泰老學堂

自由的滋味不論古今,不分老少,都是一生企求。 長泰老學堂 創辦人林金立六年多前,在老年人口率全台居次的雲林縣,燒毀機構內所有約束帶,揭示打破既有照顧框架的決心,一步步實踐出零臥床、零約束、零尿布的照顧奇蹟。至今,推行自立支援超過十年,不只將過往經驗系統化為知識體系,向外傳播,更推廣台灣零臥床運動,讓觀念深入草根...

經營有意思的獨立書店,推廣有意義的居家護理,任療癒感如河漫延:無論如河書店

漫步淡水老街,懂門路的內行人,會從街邊飲料店旁拾級而上,彎進無論如河書店,翻翻書、喝咖啡,或找女工談人生、聊心靈,進修健康知識。 無論如河 是全台首間以護理為核心的獨立書店,也是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的辦公室,兩年前更成立居家護理所,持續擴散護理專業的影響力。創辦人來自四位專業護理人員,意在打造一座療癒與藝術的基地...
楊家長輩經 當聲音地景走進教育場域與策展會擦出甚麼火花?ft. 目目文創楊欽榮營運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