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栽培一片吸管田 實踐純天然的堅持:玩艸植造推動蒲草吸管新日常

每天800萬根,每年30億根,這是台灣塑膠吸管使用量的「正常發揮」。面對如此龐大需求及隱含的廢棄物囤積,政府兩年多前便已開始限用塑膠吸管,更規劃2030年要達到全面禁用的目標。風行草偃,在政策的推波助瀾下,自然帶起玲琅滿目的吸管紛紛登場,有主打重複使用的不銹鋼、玻璃吸管;或加入天然材質的甘蔗渣、咖啡渣、紙吸管,當中, 玩艸植造 是獨一無二。

從大自然找到天然解方,採用過往總被視為雜草的「蒲草」來做吸管,不必複雜原料,不需耗能製程,且塵歸塵、土歸土的天然取材,也讓一次性使用的罪惡感化為塵土。去年更已成功募資,在台灣各地棄耕農田推動蒲草種植,推測今年第一批台灣土生土長的蒲草吸管就能問世,目前已有不少海外訂單正在排隊,希望一同體驗取之天然的蒲草吸管。

玩艸植造

成為蒲草偵探,只為追求純天然

「老闆,你這吸管有洗乾淨嗎?」創辦玩艸植造前,創辦人 陳柏燊在宜蘭經營多間咖啡廳,對於市面流通的各式吸管,可是箇中行家。「玻璃、不鏽鋼吸管,客人會有衛生疑慮,紙吸管又有泡軟後口感上的缺點,最後還是希望店家提供塑膠吸管。」從第一線觀察,發現要改變消費者習慣其實很難,因而徘徊在堅持環保價值的兩難之間。偶然看見天下雜誌一篇關於越南蒲草吸管的報導後,陳柏燊當起了跨海蒲草偵探。

玩艸植造
2019年赴越南參訪。(圖片來源:玩艸植造)

按圖索驥聽來簡單,但對語言不通又人處異地的陳柏燊來講,就是坎難關。於是,往返於城市與郊區,流連在路邊咖啡廳,一行人從早到晚的行程,就是一間店、一間店打聽蒲草吸管的源頭。屢屢拜訪後,終於如願找到雜誌裡的蒲草吸管團隊,得知蒲草盛產於湄公河河畔,是越南自古以來常民編織的天然取材,該團隊為改善地方婦女就業,於是想出手工製作的蒲草吸管。本想引進到咖啡廳使用,卻發現該團隊規模小、純手工、不做出口,消毒以日照方式進行,不只引進成本來到一根1.2塊,衛生檢測上也很難過關。

「一來是在越南設工廠,二來是在台灣種蒲草,但台灣有蒲草嗎?」緣於外來種疑慮,農委會無法放行種苗進口,陳柏燊再度化身蒲草偵探。就發現「其實日治時期就有在台灣發現及種植蒲草的相關紀錄,但是日本人引進的?還是原生的?量多不多?人們的使用方式?都是未解之謎」有了第一層線索,陳柏燊前往同是莎草科、同樣拿來編織的藺草之鄉 − 台中、苗栗一帶找尋可能,最終在一位伯伯的棄耕農田邊,找到一小片蒲草田,開啟了蒲草的復育之旅。

種吸管,也是看天吃飯

儘管他山足以參照,但面對越南與台灣在環境上的顯著差異,如何讓蒲草在台灣各地能接地氣,長得粗、長得好,仍然是條漫漫長路。不同於莎草科植物普遍被人熟知的旺盛生命力,蒲草在台灣的育苗其實並不容易,台中的實驗基地就曾因為沒注意到土壤為蓄水不易的砂質地,進而整片蒲草田全數陣亡。因而,推動蒲草種植必須是做中學,從氣溫、水文、土壤等眾多影響因子開始考量,過程中不只會慢慢認識土地,漸漸熟悉蒲草,也從中體認到自然環境間的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人類棲居於自然間緊密的關係性,更是體會於心。

良善的價值不怕沒人支持,不只多間農業相關科系的學校單位願意提供合作,各地農改所也支持相關研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玩艸植造在推出「棄耕農地種植蒲草」的想法後,更吸引眾多老農、青農,自願提供原本棄耕的田地來支持,「因為蒲草不必像水稻一樣需要照顧,不用灑農藥,不必抓福壽螺,很適合老農當消遣來種。」目前種植據點遍及桃園、苗栗、台中、南投、高雄、屏東等地,加總起來就有超過2甲的棄耕農田正在進行蒲草的種植實驗,當中更發現食蟹獴與白鼻心的的蹤跡,找回既有生態,甚至宜蘭縣冬山鄉的鄉長也大力支持,親自下田參與。

玩艸植造
在蒲草田間發現食蟹獴的蹤跡。(圖片來源:玩艸植造)

然而,大量種植蒲草,是否會造成環境影響呢?「一開始我們就採取嚴謹的種植方式,不只種植範圍與附近田地保持一定距離,更並設置攔截設施避免植株或種子流出。三年來卻發現蒲草要擴散早就擴散了,但就因為對環境的要求高,所以量一直也不多,不過好在有了多方的幫忙,目前我們慢慢找到了種好的訣竅,今年可以從收成量再次檢驗成果。」

玩艸植造
玩艸植造團隊合照。(圖片來源:玩艸植造)

自己的吸管自己種,通往永續的可能

過往台灣農業政策是以農業工業化爲目標,在單向度的目標取向下,為了將單一作物產量極大化,農藥與肥料不可或缺,這看似經濟理性的邏輯,卻忽略了這塊土地上以農立國的農業技藝傳承,以及漠視環境、物種多樣性的重要,並未全面而整合地考量永續與循環的課題。相比如此,蒲草種植不僅不需農藥,更就像是打游擊戰,各地一小塊,持續集結量能與影響力。

目前,全台已有大大小小400間餐廳投入使用,從國際級連鎖飯店「雲朗觀光集團」,到草根的竹北厚食聚落就是指定用戶。「只要將收割後的蒲草,經過清洗、裁切、通管、烘乾、消毒,五個步驟就可上市販售,去年底我們與自動化廠商合作研發的機台也已經完成,只要蒲草原料到位,就能快速生產。」關關難過關關過,蒲草吸管相比各式環保吸管,不只製造過程無任何添加物,也無金屬釋出及農藥殘留問題,更只需3-6個月就可自然分解,就像落葉一樣來自天然,最後也回歸自然。

玩艸植造
竹北厚食聚落全區採用蒲草吸管,響應永續倡議。

得之於人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心理系出身的陳柏燊不只用優於水稻公糧收購價的標準來收購蒲草,產品的包裝也指定庇護工廠進行,從蒲草吸管啟動社會正循環。在近年企業開始重視ESG的當下,蒲草吸管或許也是一種途徑,領養一片蒲草田?員工餐廳使用蒲草吸管?從政府、企業到民間,或許幾年後,手搖飲料搭配蒲草吸管,就是你我的日常。

玩艸植造
玩艸植造創辦人 陳柏燊:「希望未來蒲草吸管可以取代全世界百分之十的塑膠吸管使用。」

Info
玩艸植造官網
玩艸植造粉絲頁

文 / 黃筑瑜
圖 / 黃筑瑜


延伸閱讀:

物盡其用 重返永續時代的日常習題

這樣買東西更友善環境 三個翻轉包裝的 永續設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