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掀起的北風,為花蓮七星潭捲出一道道白浪,一整列浮球搖擺起伏,像是跳著波浪的舞。不同一般海岸,七星潭至今仍保有歷經近百年發展與改良、可長達四百公尺的大型被動式漁法:定置網,從岸上遠看,洶湧海況中,始終堅守誘捕魚群的崗位。延續願者上鉤永續精神外,背後更來自一群熱血青年的默默努力。
本集 聲鮮時采播客 出品楊家長輩經,邀請到永續漁業團隊 洄遊吧 Fish Bar,分享一段摸魚卻不摸魚的創業故事。創辦人黃紋綺家族有著捕魚家學,創業以來除了開辦工作坊,帶領旅人透過食魚文化認識花蓮海洋,也推廣依循時令風土的吃魚觀念。
近年則轉變商模,透過當季限時限量方式,讓本地漁產登上統一超商、湯瑪仕肉舖、無毒農等大型通路,引導消費者透過消費決定世界樣貌,如今更不只目標串連各地永續漁業團隊,竟還要開發魚鬆、魚餅乾、魚酒?真正實現一魚多吃?
精彩內容:
– 辦課程到做產品!小團隊如何轉變商模,登上統一超商、湯瑪仕肉舖、無毒農等大型通路?
– 堅持被動漁法與在地漁獲,小產量登上大通路的關鍵竟是…當季限時限量?
– 每次消費都正支持永續漁業!堅持販賣台灣鬼頭刀背後的故事是…?
– 台灣四面環海,不只目標串連各地永續漁業團隊,還要開發魚鬆、魚餅乾、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