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孩子長大後玩具價值如何再造?專訪台灣玩具圖書館秘書長余良玲、執行長張維庭

二十世紀後期,尋求出口貿易擴張的台灣,以發達的塑膠工業、獎勵的投資條例、豐沛的勞動人力等條件為優勢,曾創下單年外銷十億的紀錄,成為當時全球公認的「玩具王國」。事過境遷,褪下王國美名之後,如今台灣卻可能透過 玩具回收,再次成為實踐永續價值的台灣之光!

本集 聲鮮時采播客 出品楊家長輩經邀請到 台灣玩具圖書館 中,人稱玩具大神的余良玲秘書長以及玩具小模的張維庭執行長到場,一同分享如何透過募集閒置玩具,經過整理與維修,再重新分配給弱勢群體 ,創造出環境永續價值,也實現社會包容的可能?

自2005年展開行動以來,共已回收利用400餘噸玩具,光2019-2021年間,就為地球減少366噸碳排放,是全世界唯一大規模回收利用玩具的公益組織,正以循環共享思維,實現資源再分配的社會價值。究竟在回收利用的過程中,如何產生更多社會影響力?又怎麼讓玩具重新遇到對的人,進而延續價值呢…?

精彩內容:

– 玩具大神結合玩具小模!如何在十八年間打造玩具回收王國?
– 玩具資源再分配不只環境友善,竟能創造多元社會包容價值?
– 回收超過420噸玩具、為23萬件玩具找到新家,台灣玩具圖書館的下一步…?
– 玩具回收實現永續價值,企業ESG能如何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
昔日玩具王國變身玩具「回收」王國!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靠著全民分享,不只回收400餘噸玩具,開創玩具循環利用體系,更實現多元社會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