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聲音經濟的版圖原來這麼大?你不知道的聽覺文化商機

長期以來, 聲鮮時采播客 出品楊家長輩經一直都是透過收聽,與聽眾進行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與人連結,聲音總能穿越社交距離,帶給人沒有時差的交流與觸動。但有多久,你沒有摘下耳機,好好聽生活周遭的聲音?聽都市脈動的心跳?重新回到熟悉的日常去好好感受?

本集邀請到 目目文創 ViVo Creative Workshop總監楊欽榮 ,聊聊以聲音地景作為題材的創業故事,當處在視覺霸權、耳機填充的當代,他選擇長年遊走於市井之間,只為採集專屬台南的聲音,完整一片土地的聲音地景資料庫?為了將感動推己及人,還帶領旅客踏入台南老市場,聽煎餅的聲音;聽攤商的叫賣,展開一場聽覺為主的小吃之旅?更深獲好評?一場以聲音地景為核心的旅程究竟如何成行?

耳朵不像眼睛,輕開就可接收世界,輕閉就能隔離外界,往往需要一點專注,才能有所收穫。聽完本集,希望你一起摘下耳機、關起音響,或許漫步熟悉地景,ㄧ邊放空自己,ㄧ邊任聲音填入雙耳,當世界的震動隨著鼓膜傳遞,或許也能展開一場以聲音為核心的城市探索!

精彩內容:

– 什麼是「聲音地景」?
-「聽覺」如何呈現各式文化風貌?
– 結合走讀、旅行、文化傳承與藝術實踐,兼具美感的寓教於樂不是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