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許多人一同參與了「吃在地、食當令」的號召,入腹之物皆以天然、在地、時令等原則為追求,不只好好照顧身體,也認真關心這片土地,形塑著一代人的飲食輪廓。本集 聲鮮時采播客出品楊家長輩經邀請到 樸實工作室 Pure and Simple Studio 創辦人孫嘉豪,分享一塊小小的紅棗核桃糕如何乘載台灣四季節氣的飲食文化?又如何透過整合上下游,讓食品加工真正幫助到第一線農民?
不使用人工添加物,堅持費工古法製作,樸實工作室以樸實無華、腳踏實地為原則,希望透過食物,讓「人」與「土地」產生更強連結,因而採用台灣土生土長的愛文芒果、金鑽鳳梨、客家桔醬、文旦柚等材料製作點心,不使用修飾口感的人工添加物,只為讓食材的風味自然流露。
「隨著每一批農作物所接受陽光、空氣、水招待的方式不同,每一口也都有不同的體會,這才是真實人生。」不只順天應地,甚至取材靈感也有故事,像杏香柚子糕,就是因爲一場颱風,造成文旦大量落果,才開啟柚子糕的研發,有著愛人惜物的意義近。年也持續透過團隊的力量,持續支持台灣農業、照顧地方農民。若年節將至,還沒有賀禮靈感,不妨逛逛樸實工作室!
精彩內容:
– 吃在地、食當令!宜蘭金棗、客家香桔如何成為甜點靈感來源?
– 一塊小小酥糖,竟成為企業海外店開幕之 臺灣代表小點,當中關鍵是…?
– 小農有難,拔刀相助!藉由原料採購,既支持台灣農業,也照顧地方農民?
– 重視季節性與在地性,目標攜手新創團隊,長出四季飲食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