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大動物小獸醫:做牛做馬的出診人生》出版!專訪大動物獸醫龔建嘉所看見的農業第一現場!

「這位是龔建嘉,他說他要做大動物醫生啦!」這是龔建嘉師傅蕭火城介紹他給農友們認識的起手式,有賴新書出版,我們也才得以透過文字、插畫親臨大動物獸醫的工作現場,窺探一瓶瓶鮮乳背後,原來有著酪農的人生故事、農村的相處故事、產業的結構問題等相互交織...

艾滴科技M.A.P.S.方案幫助企業中和無法抵銷的25%碳排

ESG是近年全球企業最關心的議題;艾滴科技於5月11日舉辦【啟動綠色金融新模式 進階ESG投資打造永續養殖新願景】論壇,會中與IMV ESG科技創新推動聯盟開啟合作之路,共同推動以M.A.P.S. ( Mangrove、AI、PV、Shrimp) 科技創新模式幫助企業中和無法抵銷的25%碳排。

培養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史汀實驗室拒絕標準答案式教學!帶領學生從日常生活不斷探索、試錯,在實作中熟悉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

當 Chatgpt 橫空出世,面對人工智慧的未來,科技教育究竟該往哪走?史汀實驗室有點另類,傳授科技的方法,不是從寫程式、學習程式語言開始,反而採取STEAM教學路徑,丟出像「物體怎麼漂浮?」、「船怎麼過河?」等實際挑戰,帶著孩子用手邊資源,一步步解決問題...

浪浪出頭天!培訓浪犬成為心輔犬,陪伴身心障礙者跨越生命的坡坎:專訪心輔犬心流幸福研究室創辦人陳奕君

面對全台超過十六萬的浪犬,心輔犬心流幸福研究室就像一間專屬「浪浪」的職訓所,以專業訓練與課程設計,讓通過培訓之「狗老師」,陪著身心障礙者學習社交技巧、克服情緒障礙...
專題

原來影響力看得見!

不論環保淨灘,又或偏鄉服務,若少了量化數據作為成果佐證,永續行動的社會影響力,似乎總沒人說得清...

因此,一套能夠量化影響力的評估系統,顯得格外重要。本期專題就以「影響力」為核心,不只探討影響力評估的前世今生,也報導評估團隊是如何量化影響力,更透過多個新創團隊經驗,思考一份永續報告書,究竟能對一間企業產生多大影響力。邀您參與本期專題,一起理解影響力評估,一起認識多元利害關係人,一起驚呼原來影響力看得見!

養蝦也能無人化?艾滴科技善用智慧科技為養殖業找勞動力解方,更實現蝦電共生的永續未來!

宜蘭頭城有一群高學歷青年,成立艾滴科技,以水質監測系統起家,整頓荒廢養殖場為基地,透過精密水質監測系統、自動化投料設備、無人化智慧管理等獨家技術,開創邁向無人化養蝦的永續未來,近年更搭上「漁電共生」風潮,提供「一站式養殖」服務,養蝦兼發電,實現農業科技轉型的可能...

走一趟以永續為名的旅行,為地方價值搭建受人矚目的舞台:專訪島內散步創辦人邱翊

距離 島內散步 的第一場收費徒步導覽,已過十年光陰,我們再次拜訪創辦人邱翊,想問問他心中的旅行是什麼樣貌?也透過今年樹冠影響力投資共同合作的《回歸,再出發》永續報告書為引路,用不同利害關係人視野重新認識旅行,不只看見永續報告書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更發現旅行其實,茲事體大...

Tasteme開設線上惜食專區!為店家省麻煩、為消費者省荷包、為環境省碳排,發揮即期品最高價值!

即期品,一直是店家苦惱所在,不只過期後將直接虧損,更需要花錢請人處理。 Tasteme 創辦人葉柏軍開發手機App系統,架設線上版惜食專區,透明化即期品優惠資訊,不只為消費者謀福利、省荷包,店家也能藉此回收成本並省下剩食處理費用,更為食物浪費議題,找到永續解方...
專題

物盡其用

重返永續時代的日常習題

長期以來人們對自然環境無節制地掠奪,為地球帶來不可還原的生態浩劫,思索一個不獨善其身的未來,是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之一。

拯救地球不遙遠,就從日常生活開始。本期以「物盡其用」為題,搜羅多個團隊的永續生活提案,在線性經濟與循環經濟相互拉扯的當下,邀請您透過每一次的平凡行動前,重新思考地球間的生生相息,體會多元物種共生共存的相連關係,試著從更整體而複雜的相互性中,用選擇支持不一樣的世界樣貌。

維修社區!古風小白屋喚醒社區共享精神,修復老物、修整人情、修補環境!

每週六上午十點,大安區古風里的小白屋維修站緩緩拉起鐵捲門,展開每週復返的志願維修行動。成立至今, 古風小白屋 已有八年維修經驗,不只收容各式工具,提供大眾共享使用,維修之間更開啟人與人的自然互動,凝聚互助的關係與信任。當老物再生,不只環境受益,更重建社區鄰里的人情網絡。當環境與社會因而永續,也就實現維修的最大價值...

成為共同體!重返永續時代的全民課題:專訪客座總編歐陽藹寧

長期以來人們對自然環境無節制地掠奪,為地球帶來不可還原的生態浩劫,思索一個不獨善其身的未來,是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本期《物盡其用,重返永續時代的日常習題》走到尾聲,樹冠編輯室整理背後推手: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之採訪,談談近年循環經濟的第一手觀察,也邀請透過每一次平凡行動,用選擇支持不一樣的世界...

栽培一片吸管田 實踐純天然的堅持:玩艸植造推動蒲草吸管新日常

每天800萬根,每年30億根,這是台灣塑膠吸管的「正常發揮」。面對龐大的一次性吸管需求, 玩艸植造 從大自然找到解方,採用過往被視為雜草的「蒲草」來做吸管,不必複雜原料,不需耗能製程,塵歸塵、土歸土的天然取材更讓一次性使用的罪惡感化為塵土。去年已成功募資,在棄耕農田推動種植蒲草,今年第一批土生土長的蒲草吸管就能問世..
PODCAST

楊家長輩經

未來的新創拼圖

有台灣末日博士之稱的楊家彥,曾經是台經院六所的所長、郭董的特助,他如何利用自身豐富經驗,帶領新創企業突破困境,創造績效?又如何推動社會企業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每一集都會與新創企業面對面交流,想要看看台灣新創的不同面貌,請鎖定每週的「楊家長輩經」!

編輯群

楊家彥

樹冠創辦人

黃筑瑜

樹冠媒體主編

魏兆廷

島內散步

張敬業

鹿港囝仔

蘇素敏

節點共創

王沛然 Emily

順時工作

蔡靜如 Jean

酸女孩

蔡淯玲

得人資源整合

紀金山

有本生活

歐陽藹寧

REnato lab

蔡長寧

DFC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