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報導
飲食 · 農業
教育 · 親子
工作 · 職場
銀髮 · 照顧
藝文 · 生活
多元 · 平權
環保 · 循環
科技 · 數據
經濟・趨勢
學校
樹冠學校
SROI專業培訓班
永續顧問服務
Search
永續報導
飲食 · 農業
教育 · 親子
工作 · 職場
銀髮 · 照顧
藝文 · 生活
多元 · 平權
環保 · 循環
科技 · 數據
經濟・趨勢
學校
樹冠學校
SROI專業培訓班
永續顧問服務
Search
#
伯克利堆肥法
環保 · 循環
轉譯垃圾之堆肥實踐
說我們與垃圾共生共存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儘管我們將惡臭的、污穢的、討人厭的它們移置到看不到的隱形之處,它們還是成為我們踩在底下的人工陸地,也很有可能化成看不見的塑膠微粒進入海洋食物鏈進而進到我們的腸胃系統,甚至當我們「飛向宇宙,浩瀚無垠」後,看到的還是圍繞著地球的上百萬件太空垃圾。有點糗,我們再怎麼不想見到垃圾,它們卻由內而外、從上至下地與我們一起。 好吧,或許該是時候給垃圾一些新的形象了。可以想像要翻轉「厭惡」這個生理機制應該是一個頗為艱難的任務。我很幸運的是,鄉下生活的日常堆肥行動,便能讓我更接近「垃圾」並且將自己推離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