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
科技 · 數據
自己的環境自己救 研究室外的一場公民科學行動: 空氣盒子 陳伶志
2013年,以自身長期聚焦的「參與式感測系統」領域出發,陳伶志與團隊投入空氣感測研究計畫,監測空氣中不同氣體之數據變化,有感於自己孩子的氣喘問題,進一步將研究目標收斂聚焦於空氣中PM2.5之即時微型監測,期望能透過研究為大眾生活的空氣品質把關。參與式感測的主要精神,即是透過群眾參與,進行大量數據資料的收集與分析,空氣盒子計畫的第一步,即是建構出「低成本」又具有「準確性」的感測設備。歷經兩年多來的無數的挫折與修正測試,終於研發出品質穩定的微型空氣感測器,下一步,則需要找到願意參與計畫的群眾。
教育 · 親子
培育具備「合作力」的下一代:成功大學教授/Program The World 蘇文鈺
不只當教授、教程式和機器學習,還玩黑膠、做木工、寫專欄和推廣偏鄉教育,他是蘇文鈺,興趣多元,身份多重,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也是台灣教育界中的「行動家」,從體制內到體制外,他大膽地想像教育的不同可能,並動手嘗試實踐心中的教育理想。
教育 · 親子
解放對技職學習的想像 用技能連結未來生活 技職3.0 / Skills for U 黃偉翔
在臺灣升學至上、唯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下,從踏入學校那一刻起,考高分、念大學、找好工作成為大多數人追求的共同目標,然而隨著社會更加重視多元價值,越來越多人選擇追求自我理想,跳脫被分數定義的人生框架。畢業於台大機械工程研究所,Skills for U的創辦人黃偉翔沒有選擇成為一名工程師,反而決定以行動實踐理想,投入長久以來被社會漠視的技職教育議題,試著翻轉大眾對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