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何謂「零廢棄」?我知道要環保,但「零廢棄」的門檻不會太高嗎?

每一次消費,都正決定你我未來的生活!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一般廢棄物不只於2020年達到990萬噸,更在2021年突破一千萬噸,平均每人每年就產生約428公斤垃圾,生活習慣自然是不能被忽視的減塑要點,但面對往往令人望洋興嘆的廢棄物總量, 零廢棄 的門檻不會太高嗎?又該如何開始呢?

「零廢棄」生活真的可行嗎?為什麼我們需要「零廢棄」?

當 零廢棄 成為一種生活主張,不免引來好奇,為什麼我們需要訴求零廢棄?而零廢棄生活又真的可行嗎?在《零廢棄大廚:邁向蔬食生活的食譜!如何打造永續發展的廚房與地球》一書中,作者安妮-瑪莉‧博諾對零廢棄生活的原因、方法、目標有了深入淺出的分享,原來拯救地球,是你我都做得到的事...

永續飲食新主張!如果晚餐沒靈感?就讓零廢棄大廚為你料理健康、環保又美味的一餐!

自2021年起,永續飲食從台灣到全球,達到了新的里程碑。不只國際知名的米其林指南首度在台灣頒出「綠星」獎項。成立於2018年,來自台灣的綠色餐飲指南,也從綠食宣言運動推廣,走到了具體頒獎典禮,顯示 永續飲食 的倡議與實踐不只深受饕客青睞,更逐漸成為日常飲食的追求...

一段從「吃」出發的永續實踐!原來「零廢棄」不只友善地球,也讓生活更美好?

工業革命以前,人們其實是沒有廢棄物觀念的,一切取之天然、還於天然,自成循環體系。然而近兩百年來,人們對自然無節制地掠奪,已為地球帶來不可還原的生態浩劫,思索一個不獨善其身的未來,正是邁向永續的唯一途徑。但該如何重返永續呢?不只有賴找回「 零廢棄 」的環境意識,更在於親身實踐...

淡水 ,用河流照映台北的繁華

很少人知道,淡水真正的老街不在淡水老街,而是一牆之隔的重建街,那才是淡水商業活動的濫觴。時至今日,淡水河不再乘載臺北繁華,記憶似水年華,總淡忘巷弄之間。跟著島內散步,漫步一條沒有人潮的路,從福佑宮、清水巖、重建街、一路散步到淡水禮拜堂,聽故事,聊城事,最後在齊柏林空間的「映河」裡,從淡水河認識淡水,從河流認識台灣...

正念生活初心筆記《下篇》:讓每一次的進食 有如與食物愉快共舞

永續生活 :「 正念 」近年來被越來越多人熟悉,透過正念,幫助自己客觀覺察內在,並重新駕馭自己的心。在每天的用餐時光、保養肌膚的時光,練習聆聽自己身體想說的話。

永遠的創業家思維 雪莉單車 七年創業路 「初衷」是要點(上)

2014 年,「無樁共享單車」橫空出世,在眾多品牌的競爭威脅下,「 雪莉單車 」以深耕共享單車多年的經驗為基礎,展現為使用者提供完善服務的信心。然而服務推出後,雪莉單車的使用頻率遲遲不見起色,創業之路走了七年,正式劃下句點。學會擁抱失敗,帶著經驗前行,是 99% 創業失敗者的課題,更是寶藏。

永遠的創業家思維 雪莉單車 七年創業路 「初衷」是要點(下)

2014 年,「無樁共享單車」橫空出世,在眾多品牌的競爭威脅下,「 雪莉單車 」以深耕共享單車多年的經驗為基礎,展現為使用者提供完善服務的信心。然而服務推出後,雪莉單車的使用頻率遲遲不見起色,創業之路走了七年,正式劃下句點。學會擁抱失敗,帶著經驗前行,是 99% 創業失敗者的課題,更是寶藏。

在台北這座城市,看一片稻田無盡:洲美濕地

不用到台東,也能看到一片無盡稻田!在「 洲美濕地 」,有著台北最後的稻田,可以看見一片稻田依在山下。洲美濕地有著豐富的水文化,但近年因為生技園區的建設,土地被徵收後,開始填土墊高達 3 公尺,除了本來遍佈的埤塘已消失,也讓傳統生活在這的聚落、文化逐漸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公寓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