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工作
工作 · 職場
面對職場疫後餘波,AIA友邦人壽傾聽心聲,陪伴夥伴找到職家平衡:專訪台灣分公司人資長廖穗芬
疫情過境,餘波尚存。近兩年疫情,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不受波及,不論是生活態度、生命想像,還是日常習慣,都產生長遠、甚至不可逆的改變,職場正是其一。本回專訪邀請到 AIA友邦人壽 台灣分公司人資長廖穗芬,一來分享團隊長年在員工照顧上的堅持;二來探討疫情對職場文化產生什麼不可逆影響?又如何聽見夥伴心聲,實現職家平衡的可能?
工作 · 職場
當問起工作的意義,你的答案是?專訪得人資源整合創辦人蔡淯鈴
對你來說,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人一天平均就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時間投入職場,用一生來看,職涯更長達40年之久,當大量光陰注入其間,不只關乎生計,關於生活,更涉及理想,如何少走冤枉路?如何發揮個人所長?如何工作兼顧生活?長年關注女性重返職場的 得人資源整合 ,近年展開生涯諮詢服務,帶著工作者一同面對職涯的不確定...
多元 · 平權
迎向下一個社會:期待彈性工作與第二生涯
彈性工作 :既有的社會架構無法支撐知識經濟社會的運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少子化、高齡社會、中年失業、世代衝突與生活幸福感低落。企業跟工作者都需要更多的彈性,包括時間、地點、模式、 女性就業 等面向的彈性措施,認知社會背後的結構性議題、發展一個更加彈性包容的 友善職場 環境,是政府、企業、個人未來需攜手解決的重要課題。
工作 · 職場
解放職場框架 用彈性工作進行一場溫柔的社會革命: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
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立於 2016 年,以「企業得人,人得幸福」為願景,是台灣首家致力於推廣「工作生活平衡」、「多元價值媒合」和「彈性工作措施」的人才媒合公司。創辦人蔡淯鈴看見身邊同齡父母為了生養小孩,育嬰留停後很難再次重返職場;家庭成員有照護需求,必須在家與公司兩邊頻繁往返等種種現象,發現彈性工作對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以「幫媽媽找工作」為初衷,創業至今協助許多專業人士重回職場,開啟人生新的一頁。
工作 · 職場
嗅見職場變革趨勢 台灣默克型塑彈性友善職場
台灣默克長年關注女性健康與就業議題,自 2015 年開始,於亞太經合會參與贊助《APEC 健康女性、健康經濟體》倡議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近幾年也加速推展出許多彈性工作方法,並發展出一套工作模式與守則,更進一步形塑出「友善與信任的企業文化」,效益則反饋於職員的「敬業度」。
工作 · 職場
不讓工作淹沒員工的生活 打造低流動率的快樂職場: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行業普遍被視為加班狀況嚴重的血汗工作,也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高流動率。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打造「 友善職場 」,使員工能夠不加班、公司的流動率更保持在 5% 以下。不僅做照顧員工的企業,也期許公司能帶給社會正面影響力,2015 年嘉威以影響力評比 100.4 分通過 B 型企業認證,成為台灣第四家 B 型企業。
工作 · 職場
用愛陪伴師生 四季藝術幼兒園教師支持福利方針
「 四季幼兒園 」透過翻轉教育培養孩子創意與勇於嘗試的精神,獨一無二的課程模式成效卓越,卻也為教師團隊帶來極大的工作挑戰。創辦人唐富美導入彈性工作制度、E化管理系統,建構友善互信的工作環境,不僅兼顧教學品質,也提升員工留任率,不僅省下人才培育的成本,也有助於紮植四季的口碑。
工作 · 職場
從員工需求出發 提供彈性工作措施 留住企業關鍵人才:廣美科技
廣美科技位於偏遠的岡山工業區,當地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流失,加上屬於勞動力密集的傳統製造業,長期面臨缺工的問題。在這樣的挑戰下,廣美科技運用人性化管理思維以及「 彈性工作 」措施留住企業關鍵人才。
多元 · 平權
「什麼工作能讓我不放棄孩子,又發揮能力?」一位自閉兒母親的求職路:讓工作成為支持的路徑,而非奴役的工具
Charline 有一個高功能自閉症的兒子,為了好好照顧孩子,她不得不選擇離開職場。大部分的特殊家庭,很容易變成經濟弱勢,兼顧家庭照顧與工作是一種奢望。透過得人資源整合的引薦,Charline 獲得一間公司首開先例,提供「 彈性工作 」方案,使其有機會兼顧家庭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