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
Podcast
5萬創業的水域清潔團隊,做對了甚麼而成為領域中能見度高又有選擇權能拒絕大集團投資的社企新創?
汪洋大海中,不只有看得見的海漂垃圾,其實還藏著許多「看不見」的 塑膠微粒 ...本集楊家長輩經邀請到 點點塑 創辦人洪以柔,聊聊一位外文系出身的創業家,是如何靠著五萬元畢業即創業,透過團隊研發之海廢收集器,不只掃除海洋中的塑膠微粒,甚至回收再製成再生原料,真正實現循環經濟的內涵?
Podcast
孩子長大後玩具價值如何再造?
二十世紀後期,尋求出口擴張的台灣,曾創下單年外銷十億玩具金額的紀錄,成為當時全球公認的玩具王國。事過境遷,本集楊家長輩經邀請到 玩具圖書館 的余良玲秘書長及張維庭執行長,一同分享如何透過募集閒置玩具,經過整理與維修,再重新分配給弱勢群體 ,創造出環境永續價值,也實現社會包容的可能?
多元 · 平權
昔日玩具王國變身玩具「回收」王國!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靠著全民分享,不只回收400餘噸玩具,開創玩具循環利用體系,更實現多元社會價值!
走進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 ,滿山滿谷的玩具依據不同功能分類整齊擺放,這究竟是玩具店?還是圖書館?其實都不是!而是一個透過募集閒置玩具,進行整理與維修,再重新分配給弱勢群體的公益組織,正以循環共享的思維,實現資源再分配的社會價值,不只讓日漸加劇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得到舒緩,甚至...
Podcast
喝水變得有趣又有價值?「奉茶」如何成為循環經濟推手?
本集聲鮮時采播客出品楊家長輩經,邀請到奉茶行動創辦人黃暐程分享,原來喝水不只可以很帥氣,還可以救地球!透過研發手機App,奉茶行動整合全台超過8,000 個奉茶點,不只本島,甚至澎湖、金門、綠島等離島都有合作,只要一瓶在手,就能實現飲水財富自由!奉茶文化正透過科技,逐漸復興!
Podcast
如何在不自帶環保容器的情況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根據統計,全台每年約使用40億個一次性飲料。本集聲鮮時采播客出品楊家長輩經,邀請到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分享一段杯具故事。是如何從循環杯具的設計開發,到整合逆物流、回收清洗廠商的合作,一步步完整循環容器的永續可能?而究竟透過設計,真的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好嗎?
Podcast
⿊⽔虻為何跟ESG有關? 巨獸綠色又是如何利用牠打造成下一個台灣可能的ESG獨角獸?
本集楊家長輩經,邀請到 巨獸綠色科技 創辦人陳重宇分享,面對全年約50萬噸的 廚餘回收 ,除了焚燒掩埋外,居然還可以透過黑水虻 (ㄇㄥˊ),實現零廢棄未來!分解廚餘,靠的不是焚燒掩埋,而是拜大自然為師,邀請數以百萬計的黑水虻出場,以生態分解者之姿,消化令大眾頭痛的廚餘...
環保 · 循環
剩食也能循環再生?巨獸綠色科技邀請黑水虻分解廚餘,為零廢棄找尋永續關鍵!
2021年台灣廢棄物總量在包裝需求大增下,突破1,000萬噸。儘管疫情期間,因為無法內用、自己下廚等原因,廚餘總量有所減少,但卻仍累積近50萬噸。 巨獸綠色科技 從循環出發,為零廢棄找到可能解方。靠著百萬計黑水虻,從大眾熟悉的廚餘,到食品工業下的豆渣、酒糟,黑水虻持續分解剩食...
環保 · 循環
成為共同體!重返永續時代的全民課題:專訪客座總編歐陽藹寧
長期以來人們對自然環境無節制地掠奪,為地球帶來不可還原的生態浩劫,思索一個不獨善其身的未來,是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本期《物盡其用,重返永續時代的日常習題》走到尾聲,樹冠編輯室整理背後推手: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之採訪,談談近年循環經濟的第一手觀察,也邀請透過每一次平凡行動,用選擇支持不一樣的世界...
環保 · 循環
維修社區!古風小白屋喚醒社區共享精神,修復老物、修整人情、修補環境!
每週六上午十點,大安區古風里的小白屋維修站緩緩拉起鐵捲門,展開每週復返的志願維修行動。成立至今, 古風小白屋 已有八年維修經驗,不只收容各式工具,提供大眾共享使用,維修之間更開啟人與人的自然互動,凝聚互助的關係與信任。當老物再生,不只環境受益,更重建社區鄰里的人情網絡。當環境與社會因而永續,也就實現維修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