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
Podcast
當聲音地景走進教育場域與策展會擦出甚麼火花?ft. 目目文創楊欽榮營運長
不只以保存聲景為滿足,目目文創更以聲音為媒介,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帶著小學生透過聲音搜集去認識生活周遭的社會變遷,為多元學習的可能性,給予靈感啟發;甚至也以聲音為主軸,為台南聲景出書與策展,如此不斷創新突破,也令人更加好奇,聲音的未來多元可能!
教育 · 親子
培養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史汀實驗室拒絕標準答案式教學!帶領學生從日常生活不斷探索、試錯,在實作中熟悉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
當 Chatgpt 橫空出世,面對人工智慧的未來,科技教育究竟該往哪走?史汀實驗室有點另類,傳授科技的方法,不是從寫程式、學習程式語言開始,反而採取STEAM教學路徑,丟出像「物體怎麼漂浮?」、「船怎麼過河?」等實際挑戰,帶著孩子用手邊資源,一步步解決問題...
Podcast
來聽聽台灣版的 ‘’三個傻瓜‘’ ! 如何把「 以人為本」、「擁抱模糊」、「慶祝不完美」、「傾向行動」的理念帶入教學現場! ft. 台灣DFC種子學校專訪
最近教育現場有了一些改變。隨108課綱執行至今,許多學校告別最初的一頭霧水,反倒慢慢長出了許多特別課程。當中,DFC臺灣可是重要角色...
科技 · 數據
學街舞不再難如登天!革新播放器技術,只為讓學習更平易近人:專訪Swipe營運長曹凱閔
你曾想學舞蹈卻不敢踏進舞蹈教室?光靠影片自學卻總是沒有辦法? Swipe 是一款以手機為主的肢體學習App,可讓舞蹈教學影片,不只具有調整速度、前後視角、循環播放功能,更有能確認動作確實的疊影技術,近期則加入透過AI識別科技,提升學習成效追蹤。不只獲得GooglePlay 2021年最佳應用程式,更累積五萬下載...
教育 · 親子
一場冒險桌遊,不只重溫人與人的連結,更達到程式教育的淺移默化:程式老爹
疫情使然,前些日子不少人被迫宅在家,不只需要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更也同時在練習如何與家人共存。如果你也渴望人與人的實體互動,想重溫與家人一同打發時間的快樂,卻又想同時動動腦,學習一些新東西,《樹冠生活》推薦由 程式老爹 設計製作的兩款桌遊,享受遊戲解謎當下,同時學習程式語言的基本邏輯,跟上全球程式教育新趨勢...
教育 · 親子
教育對談: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 X DFC臺灣營運長蔡長寧
養成持續學習習慣,擁有面對世界變動的內功實力,是終其一生的課題。《樹冠生活》本期「向世界找靈感,編輯自己的人生課綱」專題,發現不論體制內教育的轉型、踏入職場的心理建設、初為人父人母的生命轉折,還是到踏入遲暮之年的提前規劃,面對人生不同階段挑戰,當下都有新創團隊投入,提供相關資源學習,實現 終身學習 的可能正越加完整..
教育 · 親子
為教育現場植入議題教學,推動一場緩慢卻長久的社會運動: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呼應108課綱,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正視教育體制下學習與生活之間的斷層,以認識議題為核心,以生活場景為靈感,帶著學生在國小到高中階段裡,學習打開覺察力,透過生活情景植入的議題課程,培養探索及觀察能力。光是2021年就帶著議題成果,走遍全台70多間學校,為學校老師提供教學研習,推動這場緩慢卻長久的社會運動...
教育 · 親子
台少盟陪伴青少年轉大人!不只長年倡議十八歲公民權,更關照身心靈健全發展!
在乎青少年,不讓青少年成為資源分配下,最落單的一群。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成立近20年,是全台第一個關注與推動青少年福利與權益政策的聯盟團體,以「讓政策成為青少年的力量」為核心理念,不只監督政策法規端的資源分配,也持續研究青少年權益,喚起社會對於青少年多元發展與健全成長的關注,更長年進行 十八歲公民權 的推動...
教育 · 親子
面對變老也學習好好到老!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Care For Taiwan 照顧學校
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以及沒人照顧的第一代。2022年3月 照顧學校 (Care For Taiwan)正式於台中烏日的羅布森書蟲房開幕了!是林依瑩與團隊經過長年實驗 All In One 照顧模式後的經驗成果,也是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