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

總編觀點:面對未來世界的共同必修課

去年差不多這時候,我初次成為了母親。經歷漫長產程,我和孩子都安全健康,但像兩人三腳跑完馬拉松似的,前所未有的疲憊暫時覆蓋住大部分的情緒和思緒。過沒幾天我回醫院複診,一個人走在路上恍然驚覺,啊我是媽媽了!自己像是走在平行宇宙中,明明臺北街頭景象一樣,周圍的人沒變,空氣的味道卻些許不同,也或許只是我不同了。

從婦產科叛徒,到溫柔生產推手: 專訪好孕工作室陳鈺萍醫師(上)

走進位於新生南路巷子的好孕工作室,像走進世外桃源,庭院有植物綠意盎然,打開門以為來到了SPA芳療室,溫暖的木質傢俱和鵝黃燈光,搭配讓人放鬆的輕音樂,誰能想像曾有將近兩百個孩子在這裡誕生,就像天使掉進雲朵裡。

孕婦一點都不脆弱!溫柔生產帶起的女性自主: 專訪好孕工作室陳鈺萍醫師(下)

溫柔生產除了在醫界掀起改革外,也在性別與家庭上,捲起了意想不到的改變。首先是女性的自主權。過去的父權與醫療體制,將產婦視為沒有能力的人,需要大量醫療與人員介入,她才能順利生產,女性只能任憑擺佈,對身為一位女性毫無信心。「但是溫柔生產,翻轉了女性需要受到保護,孕婦是脆弱族群的印象。」陳鈺萍醫師說許多產婦,在助產士的協助下自然生產,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有力量,是可以辦到的。

便當裡的愛與溫柔: 番紅花 x 小間書菜 彭顯惠

從每日飲食出發,餐桌上的料理是最好的飲食教育現場,友善食農的價值不只關乎食的安全,更與地球環境、動物福祉息息相關。以「帶便當」這一項親子共有的生活經驗切入,本次邀請作家番紅花,與宜蘭小間書菜闆娘彭顯惠,以同為母親的角度,進行一場食農教育與親子教養的交流分享,也藉此一窺兩位媽媽的美味便當秘訣!

用行動守護玩樂的權利 一場親子共同參與的遊戲場改革行動: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林亞玫

寒假的最後一天是個豔陽高照的好日子,位於臺北市中心的華山大草原遊戲場,一早就擠滿了前來玩耍的孩子,此起彼落的歡笑聲不絕於耳,彷彿成為了整座城市的背景音樂。環顧四周,相較於一般常見的塑膠遊具設施,眼前這座遊戲場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造型,遊具的設計更極具巧思。正當看得出神之際,遊戲場的幕後重要推動者—「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發起人林亞玫帶著充滿活力的女兒夏夏出現在眼前。

以聆聽編織歲月 受到寂靜邀請 與自然同行的生命之旅: 自然筆記 / 臺灣聲景協會 范欽慧

二十多年歲月,范欽慧以廣播節目出發,透過「聆聽」進行歲月的編織,並依循大自然的引領,透過著這些編織持續開拓不一樣的道路,與大眾分享旅途中的種種精彩風景。對范欽慧來說,《自然筆記》像是一棵大樹,隨著歲月生長出許多根系,跟著節目的脈動不斷向外延伸展開,「這是一個邁向永續的過程,但這個永續對我來說不是一個時間的軸,而是在不同的時間斷面中,那些延伸出去的根系在當下連結到的其他更多的事物。」

自己的環境自己救 研究室外的一場公民科學行動: 空氣盒子 陳伶志

2013年,以自身長期聚焦的「參與式感測系統」領域出發,陳伶志與團隊投入空氣感測研究計畫,監測空氣中不同氣體之數據變化,有感於自己孩子的氣喘問題,進一步將研究目標收斂聚焦於空氣中PM2.5之即時微型監測,期望能透過研究為大眾生活的空氣品質把關。參與式感測的主要精神,即是透過群眾參與,進行大量數據資料的收集與分析,空氣盒子計畫的第一步,即是建構出「低成本」又具有「準確性」的感測設備。歷經兩年多來的無數的挫折與修正測試,終於研發出品質穩定的微型空氣感測器,下一步,則需要找到願意參與計畫的群眾。

從空間視角看世界 探究事物根本的立體整合力: BIAS 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劉真蓉

近幾年衍序規劃設計以策劃執行團隊的角色橫跨各種領域,穿梭在不同主題之間,整合各方元素,透過展覽、活動呈現文化不同面向的精彩樣貌,屢屢帶來令人印象深刻,具代表性的作品,而每一次的精彩呈現,都來自於衍序規劃設計創辦人劉真蓉獨到視角的延伸。

wawa(孩子),認得你部落的四季,用族語跟老人家們說話吧 : Tamorak(南瓜)全阿美語共學園

Nakaw還清楚記得,她來到秀姑巒溪那一天的日期。1997年12月25日那一天,原民藝術家拉黑子和朋友們在溪邊進行新年聚會,邀她隨行拍紀錄片。夜裡,族人們在石板上烤著山羌肉;黑暗和火光中,她聽見朋友吟唱起古調。那首可能就快失傳的古調,引領著她無數次拜訪部落、最後成為部落媳婦,投入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並繁衍出一個以南瓜為名的共學園——花蓮第一個結合華德福與全阿美族語教育的地方。這一切始於她單純熱忱的念頭:想要讓孩子們用部落的語言,跟老人家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