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部落

一起當個「好野人」吧! 留住海岸的文化記憶(技藝)——節點共創與「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的地方經驗 (上)

跨越 5 個部落、30 公里,從豐濱鄉磯崎部落一路往南延伸至港口部落,2021 年的「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在東海岸展開。藝術季背後的策展團隊「節點共創」深耕地方,以真實的地方生活與技藝文化為基底,透過文史調查、策展、出版等方式累積在地觀點,讓散佈東海岸的各個「節點」互相連結、靠近,凝聚出一股堅實的地方能量。

一起當個「好野人」吧! 留住海岸的文化記憶(技藝)——節點共創與「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的地方經驗 (下)

跨越 5 個部落、30 公里,從豐濱鄉磯崎部落一路往南延伸至港口部落,2021 年的「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在東海岸展開。藝術季背後的策展團隊「節點共創」深耕地方,以真實的地方生活與技藝文化為基底,透過文史調查、策展、出版等方式累積在地觀點,讓散佈東海岸的各個「節點」互相連結、靠近,凝聚出一股堅實的地方能量。

創作、技藝、文化教育 三面一體的部落藝文實驗室:王力之與Cepo’藝術中心

昔日大港口部落斜坡上的這棟「藝術中心」,外觀乍看之下像間派出所——以前也確實是派出所。處在部落高處,從日治時代駐在所、國民政府派出所到今日再利用的空間,屋子大門像過去一百年那樣,眺望著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奚卜蘭島;也一路看著渡口交易的絡繹與沒落。與屋子外牆磁磚建築、方正格局彷彿是兩個世界,屋子內的三面牆上,擺滿港口部落文史紀錄小書、老人家教導以藤編製作的畚箕和米篩等用具、還有孩子們繪畫的部落動植物,和看來生動得猶如還在牆上湧動的,他們在這裡海邊看過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