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設計
教育 · 親子
用遊戲說地方故事,用遊戲喚醒議題:聚樂邦打造的遊戲世界
「 聚樂邦 」以「 實境遊戲 」連結各類議題與地方話語,以「 社會設計 」精神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深刻體驗,使玩家藉由遊戲去理解地方的知識、理念與議題探討。聚樂邦賦權玩家,讓玩家自行探索、挖掘想關注的題目。不分年齡層與地區,讓每個參與者走進地方故事。
藝文 · 生活
設計對談(上):范成浩 x 鄭雯瑄 / 設計思考 / 得獎的意義 / Good Design Award x 紅點設計獎
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探究事物根本,從中提出具體方案,讓事物朝更好的方向改變。本次邀請范成浩教授與獨立顧問鄭雯瑄進行一場設計對談,除了在學界、業界具有豐富經驗,兩人更個別擔任日本「Good Design Award」、德國「紅點」 設計獎的推廣大使與代表,透過與談人的視角,讓我們一窺臺灣設計發展的過去與未來。
藝文 · 生活
設計對談(下):范成浩 x 鄭雯瑄 / 臺灣設計的現在與未來
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探究事物根本,從中提出具體方案,讓事物朝更好的方向改變。本次邀請范成浩教授與獨立顧問鄭雯瑄進行一場設計對談,除了在學界、業界具有豐富經驗,兩人更個別擔任日本「 Good Design Award」、德國「 紅點設計 」的推廣大使與代表,透過與談人的視角,讓我們一窺臺灣設計發展的過去與未來。
多元 · 平權
以藝術參與開啟家常對話 建立共居住宅裡的關係新美學:好伴社計/臺中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
2017年臺中市第一座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於豐原正式落成,除了完善的居住空間規畫,也導入社會福利、健康關懷等生活照護資源,來自臺中的「好伴社計」團隊更在社宅裡發起公共藝術計畫,以藝術作為媒介,開啟住戶間的家常對話,一步一步勾勒出各自對家與生活的想像,串連人、空間以及社區,在現代「緊密」卻又「疏離」的共居文化中建立起獨特的連結。
多元 · 平權
「畫失敗為力量!」貧窮者的心理治療,讓脆弱在藝術中自由:專訪夢想城鄉協會脆弱畫室
脆弱畫室計劃從2015年開始,透過多元的藝術創作計畫,陪伴經濟弱勢者與無家者們,重新梳理自己的生命經驗,抒發心中的情緒。讓因貧窮而無法接觸心理治療的他們,也能有一個舒心訴說的空間,「畫失敗為力量」。
多元 · 平權
透過圖像創作 開啟看見社會多元價值的觀景窗:ViewFinder / Focus 焦點募資
簡單的 T 恤配上鮮明的圖樣,是最受大眾喜愛、透過日常衣著展現自我的方式之一。成立於 2011 年的 ViewFinder ,長期與台灣插畫家、設計師、影像創作者合作,透過圖像 T 恤展示精彩又具有理念的原創作品,傳達藝術創作者的熱情、美感,並連結至創作背後的多元價值與觀點 。
多元 · 平權
社會設計:當世界不夠理想,設計就是必須
相較於傳統以產品功能為導向的設計,愈來愈多設計師開始針對貧富差距、永續生態發展、人口老化等社會議題提出不同的觀察與解決方案,將對明日更好的期待,放進今日的設計中。
有趣的是,除了設計工作者開始反思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希望透過設計幫助社會,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消費者愈來愈關注社會議題,他們也會回頭過來督促品牌、企業重視社會責任,帶動整個社會進入愈來愈良善的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