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
銀髮 · 照顧
當科技零門檻,陪伴自然零時差!瑪帛科技上線中華電信MOD,以視訊電話、遠距學習、實境旅行, 展開長輩陪伴無限想像!
疫情延續近三年,許多長輩都曾必須接受無法見子女的分離,若同時受困手機操作的不熟悉,就讓陪伴與關心受到限制。瑪帛科技長期關注銀髮照顧課題,同理長輩族群在科技使用上的不便,以長輩熟悉之電視為平台,努力減少科技門檻限制,開創不只視訊通話、遠距學習、實境旅行等服務,目的就為讓陪伴零時差。
教育 · 親子
面對變老也學習好好到老!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Care For Taiwan 照顧學校
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以及沒人照顧的第一代。2022年3月 照顧學校 (Care For Taiwan)正式於台中烏日的羅布森書蟲房開幕了!是林依瑩與團隊經過長年實驗 All In One 照顧模式後的經驗成果,也是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
多元 · 平權
推動在宅醫療,整座部落都是行動看診間:都蘭診所為東海岸撒下杏林花開的種子
穿梭台11線,蜿蜒於山海之間,不只在地人希望安老於此,無數過客也在此落腳。然而,想在美麗的都蘭終老一生,卻不容易,原因就是醫療資源的不足。以「支援在家生活到最後一刻的醫療」為宗旨,余尚儒醫師四年多前創立 都蘭診所 ,透過在宅醫療,提供就近而密切的照顧,為東海岸撒下杏林花開的種子,打開偏鄉醫療新篇章...
銀髮 · 照顧
解開約束帶,陪伴長輩重拾自在身體與自由心靈:長泰老學堂
自由的滋味不論古今,不分老少,都是一生企求。 長泰老學堂 創辦人林金立六年多前,在老年人口率全台居次的雲林縣,燒毀機構內所有約束帶,揭示打破既有照顧框架的決心,一步步實踐出零臥床、零約束、零尿布的照顧奇蹟。至今,推行自立支援超過十年,不只將過往經驗系統化為知識體系,向外傳播,更推廣台灣零臥床運動,讓觀念深入草根...
藝文 · 生活
經營有意思的獨立書店,推廣有意義的居家護理,任療癒感如河漫延:無論如河書店
漫步淡水老街,懂門路的內行人,會從街邊飲料店旁拾級而上,彎進無論如河書店,翻翻書、喝咖啡,或找女工談人生、聊心靈,進修健康知識。 無論如河 是全台首間以護理為核心的獨立書店,也是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的辦公室,兩年前更成立居家護理所,持續擴散護理專業的影響力。創辦人來自四位專業護理人員,意在打造一座療癒與藝術的基地...
銀髮 · 照顧
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點燃部落共生互助的火種: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
順著大安溪堤防,駛向海拔五百公尺以上的泰雅部落,竹林、雙崎、達觀、桃山一路上行,看似重返傳統原民部落的路徑,卻同時也是朝聖創新照顧模式的旅程。照訪 伯拉罕 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創辦人林依瑩透過培訓在地照服員,集結部落力量共同照顧長輩,兼顧青年返鄉就業與傳統文化傳承意義,儘管山路蜿蜒難行,卻值得拜訪與關注...
銀髮 · 照顧
老後新選擇:跨齡共居作為方法 好好園館通往幸福老年的生活實驗室
邁向超高齡社會,跨齡共居成為新趨勢。 好好園館 創辦人紀金山,對外倡議與號招,對內凝聚與傳承,打造全台第一座青銀共居的共老聚落,在逐漸變老的社會中,推動長輩生活的無限可能。藉著開放、自主、彈性的場域,營造跨齡社會網絡的連結,建立自己老後都想住的地方。未來更希望將成功模式推向全台,勾勒長輩未來生活的一百種可能。
銀髮 · 照顧
只要長輩開心就一切都值得 瑪帛科技以長輩為本 開創雲端陪伴新提案
對科技人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兩位來自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的同學 − 顧偉揚與黃治綱,走出實驗室、踏入社會中,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同理長輩族群在科技使用上的不便,創立瑪帛科技,從長輩熟悉的電視著手,降低科技門檻,更實現陪伴關懷,在邁向超高齡社會的當下,用科技打造長輩開心的每一天...
銀髮 · 照顧
人生下半場怎麼玩?為長輩設計退休生活,老玩客玩出跨世代人生價值
創業七年,與長輩一起開咖啡廳、做烘培坊、跑馬拉松,甚至舉辦「老Ted社區舞台」演講,讓長輩大談生命故事。 老玩客 沒有忘記《小王子》的精神,跳脫長輩就該XX、長輩只能OO的刻板印象,其實年齡並不會對一個人的本質帶來太多影響,保有一顆玩心、持續去玩,就能「再創熟齡自我價值,玩出回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