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 社會投資報酬 SROI 系列 1 ] 十讀甘樂影響力:超越數字之外(上)

位於三峽的甘樂文創,成立至今已十年了。知道的人之中,有晚近的新朋友,也有早期的老朋友。對新朋友來說,提到甘樂文創,可能會先想到三峽老街旁的合習聚落,裡面有個禾乃川國產豆製所,賣豆漿、豆花、豆腐、豆乾、味噌,也賣少見的豆漿奶酪、甘酒等。穿著制服的店員忙進忙出,有年輕人,也有中年夥伴。 走進中庭,會發現小花園就在眼前,牆上掛著「愛隣醫院」的老舊木招牌,揭示這棟佔地兩百坪建築可能的過往故事。小花園對面,可見一間間小教室,有發酵、木工、皮革、花藝等主題,其實就是青草職能學苑的上課地點。旁邊則是甘樂文創與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的聯合辦公室,大約四、五十人在裡頭辦公。

舊醫院改造而成的「合習聚落」。
舊醫院改造而成的「合習聚落」。( 圖:甘樂文創 提供 )

如果問禾乃川服務人員是否提供正餐主食,可能會被指引到不遠處的三峽河畔,大約五分鐘步行的距離,也屬於甘樂文創志業的一部分,門口招牌寫著「甘樂食堂」。那是目前三峽河畔唯一有大樹前庭的二合院建築,也正是十年前甘樂文創的「起家厝」。看著掛在入口的菜單,會發現以豆製品和釀酵物為主題的餐飲,他處不容易吃到,例如鹽麴雞腿、味噌野菇燉肉、酒粕味噌魚、古早味菜豆香菇雞、豆粕拌菜、味噌溜、味醂、各類甘酒飲等。

甘樂翻轉進行式

這個起家厝也是早期老朋友所熟悉的甘樂文創,是當年返鄉青年林峻丞所創辦。辛苦經營多年後,2016 年甘樂引進外部投資人,並大膽著手籌備合習聚落建置計畫,事後回顧,這是甘樂文創經營翻轉的關鍵。如今甘樂已成為穩健經營的地方創生事業了。

甘樂文創志業主要業務相關部門逐年擴張,目前包括:禾乃川國產豆製所、甘樂食堂、甘樂文旅、在地職人服務、專案行銷企劃、淨溪愛鄉活動,以及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組織下的小草書屋、青草職能學苑、小草書屋職研烘焙坊等。這樣整合營利事業、非營利組織的地方共好支持系統持續演進發展中,是目前台灣地方創生進展較領先的範例與模式。

甘樂文創基地舊貌。
甘樂文創基地舊貌。( 圖:甘樂文創 提供 )

影響力評估 因資訊缺口而生

現行經濟社會通行的價值衡量系統,有著明顯的主觀條件缺陷,以及客觀衡量困難。主觀缺陷來自股東權益至上制度的後遺症。客觀衡量困難,主要源自無形資產未來價值難以明確掌握。這樣的系統缺口,二十多年來已被指名,並透過 「全球報告倡議 GRI」、「社會投資報酬評估 SROI」、「共益企業實驗室 B Lab」、「永續會計標準制定組織 SASB」、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SDGs」等運動,逐漸形成理念的交集與共識。

現行價值衡量系統缺失, SROI 社會報酬率評估應運而生。
現行價值衡量系統缺失。

組織的社會影響力評估,必須掌握利害關係人,以及他們被影響的層面。任何行動所影響的人事物,即為「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可能是特定個人,也可能是特定組織,甚至是不特定的環境、社會、文化等廣泛的影響。舉例來說,採購友善環境的農產,可衍生環境效益,甚至有助於生物多樣性復育,促成區域廣泛受益。再者,投入偏鄉弱勢青少年協助,可能衍生社會避險、弱勢平權等社會包容價值。

個人被影響的層面,可能是生理健康、可能是心理慰藉與陪伴,可能是認知技能的提升,也可能是人際網絡效益。組織被影響的層面與個人不同,內部能量的提升、外部資源網絡,包括基本客群都是。

基於上述認知,我們該如何解讀甘樂文創志業這個日益多面向發展的地方創生事業之社會影響力呢?以下應用國際著名的「社會投資報酬(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評估方式,嘗試刻劃出甘樂的全方位價值內涵。

甘樂影響力十讀

第一讀:創生消費價值(估值:NT$ 28,960,184)

經濟學的消費者理論讓我們可以簡單用消費大眾所支付的價錢,來代表當事人所獲的最起碼價值。否則,邏輯上大眾也不會支付購買。目前許多地方創生產品可能由於生產規模較小,也可能因為堅持國產、土地友善、公平交易、包容就業等因素而有較高的成本,也必然反映在售價上。願意支付較高價格的消費者,很多也認同這類產品的「附加價值 Value-Up」。

理論也指出,消費者願付價格常可能比售價更高,而發生所謂的「消費者剩餘」,也就是超過消費支出的額外滿足。不過,因消費者額外的滿足普遍存在,並非甘樂創生商品所獨有,在此不做特殊考慮和評估處理。因此,在評估大眾因消費甘樂創生產品所得到的滿足與價值,本次評估採取相關販售收入為創生消費的「貨幣化估值」:

表 1:甘樂文創志業創生消費價值。
2018-19 平均值調整前估值調整因子調整後估值
禾乃川 創生消費NT$ 13,531,460100%NT$ 13,531,460
甘樂文旅 直接消費NT$ 3,438,473100%NT$ 3,438,473
其他甘樂 創生消費NT$ 11,990,251100%NT$ 11,990,251
合計NT$ 28,960,184100%NT$ 28,960,184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2020)

數字之外:顧客為何購買?

目前甘樂文創與禾乃川相關商品售價相對較高,進門購買的客戶主要是重視健康飲食的中高齡者,特別是女性,其次亦有認同甘樂文創經營理念的年輕世代。

對甘樂文創的經營團隊來說,數字背後所承載的更深意涵,則是消費者為何要購買相關產品服務?是因為甘樂文創與禾乃川產品本身的品質,例如食材、風味,或貼心周到的服務?還是品牌訴求在地生產?友善農耕?包容性雇用與就業?傳統工藝存續?弱勢青少年協助?

上述問題的答案,也將影響甘樂文創的產品設計、技術發展、品牌主張、行銷與通路策略等走向。在經營管理上,團隊決策階層有必要優化更到位的資料工作,落實以證據為基礎的決策模式。

第二讀:禾乃川國產良食影響力(估值:NT$ 8,599,219)

目前市面上具一定知名度和市占規模的豆製品品牌中,禾乃川是唯一堅持所有產品全數採用國產大豆的品牌。近三年國產豆與進口豆的市價,平均每公斤價差落約在新台幣 50 元到 100 元之間。任何堅持採用國產豆的食品業主,等於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走鋼索行徑。這是市場少見的理念堅持與價值承諾。另一方面,消費大眾的支持也代表了這些產品的價值。

堅持使用友善農耕的國產大豆,可能衍生的社會價值已有不少研究文獻的探討。社會上不少人樂見黃豆國產的存在,甚至希望台灣世代都能存續這項農業生產。友善農耕維護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亦有明確的功能價值,例如土壤保護、物質循環、未來醫藥發展價值等。農產本身除了食物生產價值,也可衍生休閒遊憩的效益。此外,順應在地風土與季節的生產與生活樣貌,亦可累積本土文化美學內涵。

根據陳芷瑜 2006 年發表的碩士論文,提供了上述各項社會價值的比例估值,作為本次禾乃川採購友善農作國產黃豆的社會影響力評估所需參數,即可進行相關貨幣化價值的估算,結果如下:

表 2:國產良食共益價值
2018-19 平均值調整前估值調整因子調整後估值
友善環境 青農共益NT$ 8,599,219100%NT$ 8,599,219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2020)

第三讀:傳承交會的職人小學堂(估值:NT$ 24,778,932)

近年從日本引進的「地方創生」一詞相當風行,也引發政府投入相關政策資源。不少相關領域的先行者自嘲,多年來始終如一投身的工作內容,每隔一段時間好像都會出現不同的流行名稱。甘樂文創在 2010 年創立,無論是「文化創意」、「社會創新」、「地方創生」等稱呼,甘樂全部遇上了。

從在地生活價值出發,自然而然涉入風土習俗、傳統技藝、宗教慶典、藝文展演等題材與生態圈,並嘗試以事業化經營來獲取可持續存續的資源。當初命名為「甘樂文創」其實並不意外。由於事業主體充滿著「地方 DNA」,加上營運日趨穩健,也順理成章成為目前台灣地方創生的代表團隊之一。

傳統技藝走向凋零是否為不可逆的必然?依據甘樂文創創辦人投身多年的看法,有源自市場需求縮減或老化,衍生年輕世代不願投入領域傳承,以及職人技能沒有因應市場環境變遷而演進等因素。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市場需求可以世代持續、年輕世代願意參與傳承、職人技能與觀念也能與時俱進,傳統技藝就可能存續,而世代累進演化成為社會的文化資產了。

就像堆積木一樣,幾年來甘樂文創逐步架構著上述傳統技藝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解決方式,包括讓職人與體制小學學童相遇互動的「職人小學堂」,或從個別職人服務流程調整、包裝設計與行銷協助,到「看三峽」地方創生商品銷售管道的嘗試等,甘樂團隊做中學的學習曲線似乎也呈現漸漸清晰的軌跡。

「職人小學堂」讓職人進入小學傳授知識與文化。
「職人小學堂」讓職人進入小學傳授知識與文化。( 圖:甘樂文創 提供 )
「看三峽」透過品牌、商品設計、行銷等方式推廣在地職人。
「看三峽」透過品牌、商品設計、行銷等方式推廣在地職人。( 圖:甘樂文創 提供 )

甘樂投入傳統技藝傳承各項行動的社會價值估算,涉及三類利害關係人:領域職人、學校學童,以及關心工藝文化存續的社會大眾。就工藝職人來說,甘樂團隊多方嘗試的協助,除了直接、間接衍生財務效益之外,還有無形的自尊、傳承感性滿足,甚至觀念知能的調整等。從職人問卷調查中,可以估算出職人所獲得的效益與影響貨幣化數值。結果顯示,近三年平均職人合計有超過新台幣千萬元的年度效益。

工藝文化資產對社會大眾的價值,既有文獻可見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古蹟文物願付價格的估算等。如果考量甘樂團隊所執行的新北市文化局專案計畫占比,加上前述願付價格的人均所得調整,以及問卷受訪職人對甘樂執行程度的評價,即可推估「職人小學堂」投入工藝文化資產傳承,在社會大眾心中的可能價值。

邏輯上,工藝文化資產傳承的可能性來自參與計劃的學童,而這參與過程在學童心中所種下的承接種苗,也造就了一部分職人感性價值,和大部分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支持。據此亦可設算學童參與的貨幣化估值。

由於職人也可能自發尋求其他傳承機會,或接受其他組織輔導協助,而相關「影響效期」亦可能取決於計畫執行情形,因而可透過職人問卷,進行甘樂計畫價值調整的因子估算,一併處理「無謂因子(deadweight)」、「替代因子(displacement)」、「歸因因子(attribution)」,和「遞減因子(drop-off)」。問卷結果顯示,甘樂具有顯著的特有或優勢價值,可將 75% 的初步估值歸功於計畫執行團隊。

表 3:職人小學堂專案的傳統工藝文化傳承價值
2018-19 平均值調整前估值調整因子調整後估值
社區職人NT$ 12,477,95775%NT$ 9,335,968
學堂學童NT$ 11,417,51075%NT$ 8,563,133
工藝文化NT$ 9,173,10875%NT$ 6,879,831
合計NT$ 33,038,57675%NT$ 24,778,932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2020)

第四讀:甘樂文旅新體驗(估值:NT$ 14,235,938)

對甘樂來說,在地精彩的人文內容,可以透過餐桌飲食、在地旅遊來承載與連結。前述甘樂所提供的飲食、食具食器、食材等,均可連結背後的人、事、物,展現情味盎然的生命價值與地方故事,提供在地旅遊取之不盡的素材。近來更嘗試應用行動科技與裝置,讓在地人文與生活內容有了更多元的展現途徑。近三年甘樂文旅的相關營收呈現逐年倍數成長。

「甘樂文旅」帶領遊客深入認識在地文化。
「甘樂文旅」帶領遊客深入認識在地文化。( 圖:甘樂文創 提供 )

文獻上,旅遊服務最常見的價值推估,聚焦在未來可能衍生的旅遊消費效益。也就是說,如果因為參加甘樂旅遊,而對未來再訪三峽,或消費他處同類型的文化旅遊產生顯著意願,都可視為甘樂文旅主要影響的一部分。根據甘樂旅客問卷調查分析,未來一年內再訪其他地方文旅的意願約為再訪三峽的兩倍,且此意願受甘樂文旅體驗所致的程度估計超過八成。利用官方統計國旅平均旅客消費金額作為估算參數,未來可能衍生的相關旅遊消費大約在甘樂文旅近兩年全年營收的 6 至 8 倍。

最後,透過前述旅客問卷進行相關調整因子的估算,未來旅宿消費效益的初步估值中,可有 64% 列入甘樂團隊的價值貢獻。

表4:甘樂文旅衍生社會未來旅宿消費之效益
2018-19 平均值調整前估值調整因子調整後估值
未來旅宿 消費效益NT$ 22,243,65364%NT$ 14,235,938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2020)

第五讀:友善職場包容就業(估值:NT$ 6,061,053)

新一代企業利用採購、雇用、通路和其他資源分享等方式來擴大社會價值,逐漸成為常見的影響力模式,這些年也實踐得越來越俐落了。在友善雇用的包容性就業上,目前甘樂文創志業事業群共雇用了一位更生人和六位中輟生,而二度就業的員工也多達 25 位。

眾所周知,更生人極難在一般求職市場上被接受,因而更生人失業率甚高,近年官方相關統計高達四成,而為求生存再陷犯罪困境更高,幾近 2/3。禾乃川友善雇用不但創造就業的正向價值,同時也顯著降低了高風險的社會代價。甘樂文創事業群在這兩面向對個案的助益,也得到當事人、領域專家的肯定。近年甘樂文創事業群雇用更生人的社會效益估計每人超過新台幣 200 萬元。

中輟生的失業率僅略高於一般失業率,但涉入犯罪的風險卻明顯高於一般百姓,幾乎每七人就出現一位涉入犯罪處境。因此,本次評估模型的設定前提下,降低社會成本的預期效益,仍顯著高於創造就業的正向效益。估算結果平均協助每位中輟生的社會效益估值接近新台幣 40 萬元。

二度就業的概念也許日趨模糊,畢竟職場轉職與「斜槓職涯」的趨勢方興未艾。然而,現階段中年轉業、婦女重回職場仍被視為機會相對受限的類型。考量求職待業時期的縮減,以及政府對應失業津貼支出的節省,近年甘樂文創事業群協助每位二度就業者的平均社會效益也接近新台幣 15 萬元。

上述的初步社會效益再經過調整因子估算,即可得到各項包容性就業社會效益估值調整後的結果,2018、2019 兩年平均約達新台幣 600 萬元。調整因子估算結果亦顯示,甘樂在友善職場包容就業的特有貢獻相當顯著。

表 5:甘樂友善職場包容就業價值
2018-19 平均值調整前估值調整因子調整後估值
更生就業NT$ 3,064,33066.7%NT$ 2,042,887
中輟雇用NT$ 1,905,54562.5%NT$ 1,190,966
二度就業NT$ 2,827,200100.0%NT$ 2,827,200
合計NT$ 7,797,07676.9%NT$ 6,061,053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2020)

十讀甘樂影響力:超越數字之外(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