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 家庭平穏是⼀個安定社會的⼒量,我希望⼤家看⾒這個⼒量。」— 專訪王瑩凌 Lillian: ⼆度就業 難的是如何平衡職場與家庭

採訪時間是平⽇的正中午,身兼全職媽媽及外商約聘特助的 Lillian 趁著午休,只點了⼀杯卡布奇諾,和我們聊了許久,期間,還要處理兒⼦學校⽼師突如其來的來電。主修鋼琴演奏與商學系的 Lillian,從臺灣嫁到⾹港,然⽽無論在哪,她都有份全職⼯作,甚至曾經同時擁有兩份以上的⼯作,既是學校⾳樂約聘⽼師,也任外商公司助理職位。

親⼦關係踢到鐵板 從外商公司到全職媽媽

「 在親⼦關係上,我曾經不認為教養是門學問,自認在職場上做得好,教養上自然不會有問題。」Lillian 談起 2016 年離開⼯作時的⼼境轉折,為了讓正值青春期的兒⼦們有更寬闊的成長空間、培養更健康的價值觀,她與⾹港籍丈夫共同決定,讓兒⼦們與她搬回臺北居住「 這是個不容易的選擇,尤其要面對兒⼦們即將來襲的叛逆期,爸爸長時間經常不在家,對我真的是很⼤的挑戰。」

Lillian 笑著說,兒⼦可能正好遺傳到她和先生性格強硬有主⾒的那一部份,然⽽也是在與孩⼦的摩擦中,讓她意識到:「修補與孩⼦間的關係,是我那個時候最應該做的事。」因此原本回台後,曾向得人資源整合團隊遞出求職履歷,後來卻毅然決然打消找工作的念頭,決定花時間好好與孩⼦相處,改變以往過於權威式的教養,漸漸與孩⼦建⽴良好的信任關係。

去年初與孩⼦的關係變好了,Lillian 萌發想重回職場的念頭,但年紀增長和離開職場多年的現實,使她不時貶低自己。「當時跟⾃⼰說,不要作夢了,妳不可能回去上班了,誰會⽤⼀個都 50 歲的⼈︖」 没想到過没多久,神奇地接到得⼈資源整合團隊意外來電,說有⼀份⼯作可以嘗試去應徵。

雖然離開職場多年,但 Lillian 總是保持跟進時事,生活上也與不同團體維持互動,接到得人的電話之後,她重新整理情緒,開始試著對自己鼓勵打氣。雖然打從⼼底認為,在茫茫履歷海中被選中的機會渺茫,Lillian 還是勇敢投出履歷,並且意外地進入⾯試階段,最後也出乎⾃⼰的意料,拿到外商公司育嬰留停替補的約聘職務。

二度就業 才學會的事:接納自己 轉化弱勢為優勢

上班第⼀天我就後悔了。」Lillian 說要不都是過去式,還真的沒辦法笑著說出剛開始上班時的經歷。她還記得⼀進辦公室,看到整個部⾨員⼯的平均年齡都很⼩,還有除了⾃⼰以外,每個⼈都是財務⾦融背景專業,排山倒海般的壓⼒隨之襲來。

「 光是要熟悉⾦融知識以及公司軟體,就要花很多時間,⽽且⼤家還不知道我的背景和他們相差甚遠,交代事項都非常迅速簡短,為了要順利處理,都要⼀問再問,當時真的覺得⾃⼰糟透了。」更別提開⼯⼀週後,被老闆要求進入董事會議做記錄,⾯對疏遠多年,幾近陌生的術語與龐⼤數字,Lillian 坐在會議室裡,眼淚直往肚⼦裡吞。

心境轉換後,Lillian 重新找到自身在職場中的價值與定位。
心境轉換後,Lillian 重新找到自身在職場中的價值與定位。

「我覺得很重要的⼀點是要容許自己犯錯,以前我比較苛刻,有⼀個完美的標準在,因為對⾃⼰如此,所以也很要求別⼈。」 Lillian 現在比以往更坦誠⾯對⾃⼰,她說,與其每天苦惱並且批評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不如轉換⼼態看見自己的進步和找出自我價值。「 重回職場後的自我心態調整真的很重要,如果一直要求自己做到十幾年前達得到的標準,那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會是很大的打擊。」

⼼態轉變後,Lillian 更慢慢在與同事的相處中,找到⾃⼰在團隊中的價值。「時間久了,同事們自然會感受到,我並不存有競爭心態,而是很願意在每個環節上幫助大家,讓工作更順利。也因為感恩有這份工作,所以總是能真心微笑地面對前來找我的同事,漸漸地我成為他們工作上的開心能量。尤其多數同事正處於子女需要陪伴、生活需要收入支撐的高壓人生階段,這樣的階段我也經歷過,就能適時給他們一些鼓勵,減緩他們的焦慮,為他們打氣。」

回到原點 如何兼顧家庭卻不享有「職場特權」

⼀年的約聘工作在充實的上班⽣活中,很快的來到尾聲,Lillian 離開前,受到同事和⽼闆的極⼒挽留,然⽽她也談到現階段要接受全職⼯作的最⼤考量:「 重回職場的這段時間,對孩子的作息還是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因為堅持自己下廚,即使準時下班,做完晚餐、讓孩子吃飽飯經常已是晚上九點半、十點了,長時間下來對孩子的健康和時間管理造成的影響不得不關注。」Lillian 提到,「雖然在台灣,男女平權已經是主流價值觀,廣為人接受,但是多數家庭還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兒女及家人的照料還是婦女生活中的首要顧慮。」即使台灣許多公司已經開始聘用二度就業的婦女,要如何讓婦女成功在⼯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還是最⼤課題,尤其是爭取更彈性的⼯作時間。

「 如果公司沒有⼀個很明確的政策,即使跟公司協調好彈性上下班的模式,但對於其他同事來說,可能還是會有一種,我被賦予特權的感覺,因而感到不公平,對需要彈性工作的人來說,其實會是一種無形的壓⼒。企業體貼婦女對家庭的付出,看似關乎個人福利,實際上卻是多付出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因為婦女仍是當今多數家庭主要的照顧者,多維繫一個愛的家庭,就相對減少一分產生社會問題的機會。」婦女「 ⼆度就業 」的辛苦,不僅僅是在重新裝備自己、調整心態、適應職場環境,更是在突破這些重重關卡後,如何再次找回職場與家庭間的平衡。

最後,Lillain 道出最深切的期盼:「我覺得,家庭平穏是⼀個安定社會的⼒量,然⽽很多企業沒有看到這樣的⼒量,他們可能沒有從整個⼤環境下去想。如何在現在,⼀個還是以女性,以媽媽為家中主要照顧者的條件下,讓⼆度就業婦女能兼顧家庭與⼯作,非常重要。」

Lillian 分享 二度就業 經驗

文 / 嚴琳
圖 / 白騏瑋

延伸閱讀:

「解放職場彈性 邁向工作與生活平衡」系列專題報導

相關文章